1911 6月1日,為償還滬上橡膠股風波中列強的借款,郵傳部部長盛宣懷、監察部部長段方聯名向四川巡撫發出“宋電報”,通知分局川鐵股份的處理辦法。
公司所用資金及公司現有資金全部由政府兌換為國鐵股份,不返還現金。四川人要籌集現金,必須借外債,由四川省財政收入抵消。這份電報明確寫著,不允許四川股東退還保本,只限續鐵路股,即政府不僅收路,還要拿錢。
擴展數據:
保路運動,又稱“鐵路風潮”,始於清末,是四川、廣東、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對清政府將私營的川漢、粵漢鐵路賣給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
為了進壹步奴役中國人民,掠奪中國財富,帝國主義者從19年底開始投資中國鐵路,爭奪鐵路修建權。粵漢、川漢鐵路是連接南北、深入內地的兩條重要幹線,因而成為帝國主義爭奪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