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聲韻:陽聲,應是指陽平聲,等於現在普通話的第二聲.
入聲韻:入聲,古漢語四聲之壹.普通話沒有入聲,分別演變成陰平(如“忽”“察”)、陽平(“白”“達”)、上聲(“鐵”“北”)、去聲(“克”“葉”).
韻,應是指韻腳,就是韻文中句末押韻的字.
古詩中使用入聲韻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色”“黑”;杜牧的《阿房宮賦》開頭:“六王畢,四海壹.蜀山兀,阿房出.”其中的“畢”“壹”“兀”“出”,都是入聲韻腳.宋詞中,柳永的《雨霖鈴》,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嶽飛的《滿江紅》等名篇,用的都是入聲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