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發展相對短暫,但仍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壹個發生在1996。1996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到2月9日1,上證綜指上漲120%,深證成指上漲340%。證監會為了降溫,發布了後來被稱為“12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但市場還是繼續攀升。65438+2月65438+6月《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市》,將股市定義為“最近的暴漲暴跌是不正常的,非理性的。”上漲終於被遏制住了。上證綜指開盤就到了極限位置。除了少數小盤股全天封跌停,第二天依然下跌。三天前持有頭寸的所有投資者的所有賬面財富都蒸發了。
另壹次發生在2001。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上證綜指下跌32.55點。到6月10,19,上證綜指從6月14的2245點暴跌至1514點,50多只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基金凈值縮水40%,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壹些* * *特點:股市的走勢與經濟的基本面嚴重脫離,因此註定是不可持續的。壹有風吹草動,就會全線崩盤,而股市裏的人投機性太強,要麽糾結到風暴來臨,要麽全憑感覺追漲殺跌,必然導致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