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鋼廠數量眾多,但規模有限,在國際鋼廠中很難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隨著國內鋼鐵產量的快速增加,小鋼廠數量過於膨脹,競爭力不高,也增加了資源浪費等大問題。所以國家提倡國能鋼廠自由重組整合。
河鋼集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但是目前國內鋼廠的重組其實是失敗的,簡單來說就是名字合並了,但是管理、生產、計劃、財務等問題都是壹盤散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鞍鋼和本鋼合並的“安本集團”。河鋼集團雖然在石家莊有集團管理部,但是下屬鋼廠的具體工作管理都是自己完成的,河鋼集團的名字就是個擺設。唯壹的用處就是年底統計各大鋼廠產量的時候,河鋼可以當老大。前期以重組或合並形式完成整合的鋼廠,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寶鋼與新疆八鋼,與山東魯寶、包鋼、寶鋼的重組都是實例。目前確認四川攀鋼即將與遼寧鞍鋼合並,可惜國家這麽大驚小怪,用心良苦,效果太差。
我是鋼廠的。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