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柳倪之爭”
1994年2月14日,這個西方人眼中的情人節,北京中關村的聯想公司顯然也在體味著甜蜜。就在這壹天,聯想的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而另壹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是,10歲的聯想,銷售額已經超過了長城,北大方正,浪潮,四通等競爭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公司。雙喜臨門,公司上下沈浸在壹片興奮和自豪的氛圍中,公司創始人柳傳誌和幾個公司高管卻是憂心忡忡。
1991年,壹場計算機產業的“黑色風暴”席卷歐美,數以百計的電腦廠商不是倒閉就是虧損。就連聯想壹直仰望的業界泰鬥IBM也不能幸免,最終,它裁減了4萬人,才勉強維持住不到1%的利潤率,而康柏的總裁也因為股價大跌70%被迫辭職。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卻正大刀闊斧地拆除計算機行業的貿易壁壘,大門打開後,中外電腦生產企業開始短兵相接,很快,包括聯想在內的國內電腦企業就發現,它們已經被卷入了壹個自己不熟悉也無法把握的全新的競爭格局。
面對國際巨頭的長驅直入,盡管93年聯想銷售額首次排名國內企業第壹,但卻是10年來第壹次沒有完成自有電腦銷售指標。就在這時,壹場意想不到的風暴在聯想爆發了。即便是多年以後,仍然有太多的爭論和話題圍繞著它,成為了中國企業史上的壹個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