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個指數做了優化,盡量避免死亡板塊的拖累。
實際上,現在股票走勢已經分化,個股與綜合指數,甚至板塊指數也分化。
綜合指數就是大的背景,反應整體市場的冷暖。
從資金的吞吐來說,進入增量為正,指數就漲。
長期從機理上來說,回報足夠吸引人投入,資金自然流入,就會漲。
但是,從全球來說,為了吸引投資者,還是展示分類指數,也是為了投資者鑒別方便。
比如汽車指數,鋰電池指數;高分紅指數。180指數等等。
這些指數的編制壹般有意避開業績虧損的公司,這樣的話,指數走勢更強。
但是,業績差的股票也是有投資者持有的啊?!
分類指數實際是壹個圍繞業績投資的指向,綜合指數漲了,績差股,虧損股也不見得同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