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2015年仲夏的這場股災,殺傷力之大、演變之迅速、波及面之廣,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是史無前例的:股災導致滬深總市值壹度縮水了約25萬億,相當於2014年中國GDP的40%,數額之大前所未有;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大盤深度調整幅度達約35%,而由於指數統計的就權重原則,大部分小市值股票的跌幅遠遠超過這個幅度,大部分股票的跌幅超過了50%,跌幅超過60%、70%的股票比比皆是,可以說,大部分股票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裏,走完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壹年的跌幅,如此急速的調整前所未有;目前全國證券持倉開戶數約6000萬,基金賬戶總數約6000萬,這兩個6000萬的背後是近1億個中國家庭被裹挾到了證券市場當中,雖然只占中國家庭總戶數4.3億戶的約1/5,但主體卻是中國中產及以上城市家庭,如果這些家庭存量財富出現巨大波動,對中國消費市場、金融市場,乃至經濟和社會的影響難以估量,波及面及影響程度前所未有。
這次股災是中國正在經歷中的“信息大爆炸”和“金融大爆炸”的環境下的壹次股災。今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將面臨更為龐雜的局面。因此,總結這次股災的經驗和教訓,重新梳理和定位投資理念,以及對中國資本市場施以適當的改進改善,則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