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股票進行分紅時,其股價通常會有所下降,這是由於除息處理導致的。計算新股價的方法是通過將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減去每股分紅金額。例如,如果壹只股票原價是18.36元,每股分紅3.6元(含稅),那麽除息後的股價就是18.0元。送股則會相應減少每股市價,如10送1元,則股價會降低壹角。
這個調整旨在保證公平,確保持有股票的股東在享受分紅的同時,新購入的股東也按同等條件購買。在分紅後,股價的下跌反映了每股凈資產的減少,這是會計原則下的必然結果。但股價是否繼續下跌取決於市場整體趨勢,如果大市看漲,股價可能在除權後反彈。
每股凈資產的高低反映了股東資產的價值,通常較高的凈資產是投資者所期待的。在分紅派息後,所有者權益下降,導致總資產減少,但公司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市盈率等同樣重要。如果公司基本面強勁,即使股價調整,長期持有可能更有利;反之,可能需要在股價回調時考慮賣出。
以上內容參考了百度百科對於股票分紅、下跌、股價和計算的相關定義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