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就是學而思。
中國教育市場的生意,真正的市場在二線以下城市,壹線城市有著豐富的人才儲備,可二線以下城市好老師從哪裏來?沒有名師如何保證教學質量。
好未來當時的“標準化教學”方案可能比“高薪誠聘”名師更適合解決這個短板。從2012年開始沈澱這套方案開始,到後來推行教輔合作的雙師教學(名師+助教);好未來壹直在通過互聯網系列工具,持續拉平地區之間、講師之間的教學差異。?名師依賴程度低,教學可復制性高,讓“三四線城市擁有壹線教學資源”成為可能。名師崇拜,對個體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以名師來判斷機構,就存在壹定的隨機性。家長沖著名師來的,報不上名師班,或者報了個偽名師班,換了老師就有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準化體系越完善,因講師差異產生的隨機性就越低。對學生分數的提升就越穩定。目前,好未來的線下業務依然是核心,在新壹季度學習中心已經拓展至758個,比上壹季度新增33個,新進入12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