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三答
兩個人同意了這個答案。
首先妳要明白,企業繳納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從企業的收入中減去成本得到當年的利潤。這是企業所得稅前的利潤,所得稅是:利潤?25%,稅後利潤為:稅前利潤?(1-25%),企業支付的股利是用這個稅後利潤支付的,已經扣了稅,所以股利是稅後支付的。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行為本身是不需要繳納所得稅的,因為這個行為沒有收入,所以不應該混淆概念。至於獲得分紅的投資者應不應該納稅,要看具體情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1年的分紅免稅,其他情況大多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債券利息的財務處理方式有兩種,壹種是計入當期損益,當期扣除。另壹種是資本化計入資產價值,分期攤銷。但兩者本質上是壹樣的,最終都屬於成本的範疇。也就是上面第壹句所說的成本,用來抵扣收入,完工後得到的凈值作為計算所得稅的依據。因此,利息支出在稅前扣除。
發布於02-12?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