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停牌“意料之中”。除了避免股價的非理性持續暴跌,很多上市公司借股權質押進行融資,這是大股東常用的融資方式之壹,尤其是在早期市場,股權質押在資本市場越來越頻繁。如果股價繼續下跌,逼近警戒線,就會有強行平倉的風險。為了保護大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選擇停牌是合理的。此外,部分股票停牌會影響基金的贖回。如果基金贖回,部分股票會停牌,這就迫使基金公司賣出其他股票,停牌的股票就成了避難所。許多投資者嘲笑這些公司是“良心公司”,因為它們避免了股價下跌。
另壹方面,上市公司停牌可能確實有資本運作的打算,市場的調整為其提供了較好的機會。部分控股股東認為,目前市場已經處於低位,他們看好未來幾年a股市場的發展。所以在自己公司股票價格還處於低位的時候,他們把優質資產投入上市公司,等未來市場好轉,股價大幅上漲的時候,他們投入的資產就會大幅升值。
然而,停牌“容易”,復牌風險可能難以預料。如果上市公司停牌期間股指大幅下跌,復牌後股票會遭遇連續跌停,止損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