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面 均線 K線 量能 以及壹些技術指標 比如KDJ MACD CCI ENE等等 用來找具體的買賣點
籌碼面 這個做為散戶能得到的信息不多 主要就是從大宗交易,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季報股東人數變化和龍虎榜去發現
但是記得 學這些內容要學習正確的 經過實證有效的 而不是百度出來的大路貨色
舉個例子
陽線吞噬 就是陽包陰 無論妳在哪裏找的知識 都會告訴妳後市看多吧
但在A股二十年的統計中 陽線吞噬之後的走勢 漲跌對半的概率 那麽這種技術分析有用麽?
更不要說 如果壹段上漲後出現的陽線吞噬 叫做雙人殉情 後市七成要下跌 比如2638之後出現的那2次 和1月9日3147那壹次
相反的例子是貫穿線 後市上漲的概率超過七成 妳看看創業板這幾個月出現的三次貫穿線 是不是每次都出現短線反彈? 包括這次1月17日的
這還只是K線 還有成交量 籌碼面 形態等等綜合知識去研判的方法。我是證券公司的,歡迎交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