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期權,基本上就是類似於工資的納稅(如果收入大於200w,基本上需要交45%,不要心存僥幸)。
註:僅適用於香港及海外上市並在開曼或其他地方註冊的企業期權(非中國註冊)。
對於國內公司來說,如果選擇在科創板上市,確實可以享受20%的稅收遞延優惠政策。具體可以自行搜索。而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公司,如美團、小米、Aauto Quicker等,都無法享受這壹政策。
以下是詳細的計算過程:
如果上市前,公司給妳提供價值100w的期權(行權成本1w)。上市後,期權在禁售期後可以賣出時,已經漲到1000w。
此時,如果選擇行使全部權利並賣出,則收益為:(100 w-1W)*(1-45%)+181920 = 560 w。
如果妳選擇行權但不賣出,那麽如果未來股票翻倍。妳最終的收入是560w+560w * 0.8(20%報稅)。
對於收入不能觸發45%的情況,按照個稅計算就好了。
最後:
在現行政策下,期權收入和工資分開征稅,但影響其實很有限(除非期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