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由於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壹系列補貼,車主購買新能源汽車不需要繳納購置稅,所以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非常火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需要通過這種方式進壹步搶占市場,積累用戶群。對於李來說,雖然在李每賣出壹輛車就要虧損23000元,但這種情況在李的可控範圍內。
李的股價下跌超過2%。
在公布了自己去年的財務報表後,雖然李的總銷售額增加了65,438+000%,總收入增加了65,438+065,438+00%,但由於李的虧損不斷增加,李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理想,其在港股的股價也下跌了2%。在此之前,李每輛車的損失達2.3萬余元。
李的損失主要與原材料成本有關。
上半年因為各種商品的價格在進壹步上漲,雖然整個新能源汽車板塊非常火爆,但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各種原材料成本在進壹步增加,部分原材料成本的增速甚至達到了200%。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在不斷增加產能,但是增加產能也意味著虧損會進壹步擴大。
對於李來說,李顯然不在乎短期的損失。特別是在李上半年銷量達到6萬多輛之後,李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