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這個詞在中國自古就有。起初,它意味著安撫和保持當地的和平。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壹開始並沒有貶義,所以翻譯是壹般的意譯。只是最後的效果證明了綏靖的失敗,後來又引申為為了和平而做壹些違背理性和原則的行為,甚至在這種行為中還有非理性的縱容。
隋:安定綏靖。石亨:“隋萬邦。”“綏靖”壹詞出自《三國誌·武治·魯迅傳》:“君顯其德、德,功業取之,順君之命,綏靖四方。”《三國誌·薛總傳》:“綏邊撫民。”敬:穩定。《書無逃》:“嘉靖銀榜。”
相關信息介紹:
中國大陸時期,為了維持地區局勢,中華民國政府設立了許多綏靖公署。綏靖可以保持局部和平;冷靜下來;過去,反動政府無視理性和道德,讓人民屈服於暴力和權力,以求穩定。
現在,它經常被用來描述政策,這是壹種外交政策,通過在壹些可能導致戰爭的問題上做出讓步來取悅壹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
綏靖政策是壹種外交政策,通過在壹些可能導致戰爭的問題上做出讓步來取悅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