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國有股比例較大的國企,國資委或地方主管單位持有第壹股。這部分可以流通後,為了保持國有股的主導地位,往往不在二級市場出售,非常穩定,主動鎖定。即使有減持,決策過程也相對緩慢,信息披露相對規範全面,二級市場投資者有充足的時間消化。
所以我們在看換手率的時候,可以視情況省略國有股,換算成流通中股票的實際換手率。因為國有股比例往往超過50%,剔除這壹因素,真實成交額與系統計算成交額之差超過1倍。
前十大非國有控股流通股東都有流通權,都有可能參與出售。他們的穩定性不如國有股,尤其是全面解禁後的實際控制方。這種靈活處置被稱為“市值管理”的壹個重要方面,極端的高低點會被顛倒。
大股東往往影響力最大,戰略投資者最容易套現走人。關註他們的公告和實際走勢,往往長期大量減持,導致股價難以出現階段性好轉。
基金的持股量和增減趨勢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為基金的走勢對股價走勢的影響更大。
其他大個體難以摸清底細,魚龍混雜,往往在水面以下,公開信息有限,難以判斷。
有些股票是由不在名單上的勢力主導的,對前十大股東的研究只是壹個方面,還是要看實際的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