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投資者要明白壹個事實,雖然證監會口頭提醒機構投資者降低創業板倉位或者找基金經理談話控制創業板買股節奏,這可能不是事實,但作為機構投資者本身,這些機構投資者對控制創業板投資風險和降低倉位有自己的要求。這種風險控制是機構投資者的日常管理工作,不需要管理層進行面對面的建議和“窗口指導”,更不用說監管部門已經開始提示風險了。
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既然目前創業板的投資風險非常突出,為什麽投資者還要手握創業板這個燙手山芋?因此,在創業板上減倉甚至遠離,是成熟理性投資者的必然選擇。深謀遠慮是壹個好的投資者應該具備的素質,不必等到監管層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那就為時已晚。投資者壹定還記得,不久前,監管層對證券借貸的壹系列舉措對大盤的影響。請不要做瘋狂創業板的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