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原本是美國產生的野蠻人(因惡意收購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和禿鷲(清理企業的腐肉,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本土PE開始洶湧而來。2006年的最後壹天,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匆匆上市。在此之前,吳尚誌(CDH投資)、趙令歡(弘毅投資)、李杉(三山基金)、田溯寧(中國寬帶產業基金)已經開始打造中國自己的PE品牌。壹只標榜亞洲概念的基金闖入了人們的視野。2006年8月,鮮為人知的合夥基金以15億美元從顧氏家族和星空傳媒手中買下了臺灣省第二大有線電視運營商中嘉100%的股權。
PE真的是壹個很神秘的行業,人們只能通過“野蠻人”和“禿鷲”來想象他們的無情。但在中國,PE可能會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龔反復強調PE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壹個公司取得長足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壹個好的制度,但制度恰恰是中國很多公司最薄弱的環節,而這也是PE最能幫助企業的地方。其次,PE還可以設計更好的管理層激勵機制,可能是給股票,期權,或者讓他們買壹些股票。這樣可以統壹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