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AITO詢問M5電動汽車試駕會的情況,卻適得其反。它不僅選擇了北京作為試駕城市,還選擇了最冷的壹天,零下13℃,刮著7級大風。這種天氣不僅能考驗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也能考驗我們汽車媒體人的抗凍能力...畢竟拍攝是需要和冷風“肉搏”的!
走到AITO的M5 EV前面,看起來很陽剛。在寒風中,它看起來像個“戰士”,而我有點搖搖晃晃,像個“戰士”。
外觀,“跟風”
其實應該說,M5 EV的外觀在這個“顏值就是天”的時代並不是特別出眾,但它有壹種與生俱來的氣質,說白了就是更吸引人。與它的孿生兄弟M5 EV相比,沒有太大區別。主要區別是前臉的進氣格柵和腳部的輪圈。M5電動車是封閉的,這也是地位的象征!它的大燈采用了獨立組合設計,大燈邊緣上半部分是日間行車燈,就像壹個夜光眉,屬於現在比較流行的設計。
從側面看,雖然是純SUV,但是很低,有點像跨界轎跑。封閉式的輪圈不僅增加了美感,更重要的是降低了風阻。純電動汽車雖然不需要減排,但是節能也是必須的。M5 EV的風阻系數只有0.266,相比同級競品確實有壹定優勢。與增程版相比,車尾的貫穿式尾燈沒有變化,可以點亮的AITO字樣還是很帥的!
鴻蒙系統駕駛艙,“與眾不同”
其實M5 EV和其他新能源車最大的區別是什麽?絕對是駕駛艙。相比其他新勢力車型,M5 EV在華為深度賦能後,在智能體驗方面展現了實力。以車機為例。鴻蒙系統系統不僅使用流暢,而且可以用真正的手機上車。
上這個手機和字面意思不壹樣。只要司機使用華為手機和鴻蒙系統系統,手機上的所有軟件都可以轉移到汽車的大屏幕上,使得這個大屏幕的使用率明顯高於其他品牌。
為什麽這麽說?據調查,很多新能源汽車車主幾乎不會使用車輛大屏幕上除了導航和收音機功能之外的其他軟件,這導致新能源汽車上的“大屏幕”除了尺寸之外並沒有太大用處。
另壹方面,M5電動車的大屏幕很特別。妳平時在手機上用的東西都會出現在屏幕上。可以玩遊戲,看視頻,查攻略,炒股票。只要妳在車裏,車就是妳的手機。
另外,車內最方便的是有多種充電口,包括兩個無線充電口,駕乘人員不會因為搶充電口而頭疼。友情提醒,後排只有TYPE-C充電口,沒有USB,所以後排乘客需要有相應的充電線。
在後排的表現上,雖然M5 EV是純電動汽車,但底盤配備了大容量電池。但由於設計合理,沒有高臺,加上其2880mm的長軸距,後排腿部空間相當寬敞,不會給後排乘客帶來壹點尷尬感。
跑,“像閃電壹樣”
與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加速能力是壹大優勢,M5電動車也不例外。其四驅車型采用前交流異步電機和後永磁同步電機組合,最大功率365kW,百公裏加速僅4.5秒。從字面上看,這個數據可能沒什麽感覺,但實際上,當妳真正開車的時候,妳會發現妳根本不敢關開關。畢竟飛機起飛時的加速度不足以看清前方。同車的媒體老師也說踩油門讓妳覺得短褲追不上妳...
其實壹天的試駕時間並不長,但是開了幾個小時,M5 EV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很穩,特別穩,尤其是高速過彎的時候,懸架的支撐力很強,車內的側傾基本和轎車高速過彎的時候壹樣。另外,這款車采用的是前雙橫臂+後梯形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這種懸掛配置壹直被業內稱為黃金組合,可以大大提高車內的舒適性。?當然,在駕駛方面,M5 EV的智能輔助系統也非常強大。L2+級輔助駕駛功能融合了三個毫米波雷達、四個APA攝像頭和12遠程超聲波雷達,可實現車道巡航輔助和駕駛盲區預警,大大提高駕駛安全性。而且360°全景影像也很實用,尤其是我們開車進窄巷子的時候,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兩邊的路肩,壹定程度上減少了不必要的擦碰。
忍耐力,“賊穩”
我以前沒開過這輛車,大概不敢相信它在冬天有多穩。壹天下來,我們跑了高速路,胡同,城市路,跑了110km。然而,盡管室外溫度為-13℃,刮起了7級大風,車內裏程表只下降了132km,續航率達到了83%。更重要的是,我們仍然壹直開著暖氣...在這種環境下,壹些造車新勢力續航率低於70%是很常見的!至於充電,官方給出的是快充10分鐘,續航120+km。快充半小時,電量從30%提升到80%。按照這個充電速度,實際使用便利性還不錯,只是還沒來及實測。下次做深度測試的時候再說吧!
本文來自作者汽車頭條V,版權歸作者所有。請以任何形式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