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脊柱微創外科的現狀和問題
微創脊柱外科在中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中國出現了顯微鏡下摘除腰椎間盤、經皮CO2激光汽化髓核和經皮化學髓核溶解術。微創脊柱外科技術在國內發展很快,但並不均衡,開展該技術的三級醫院並不多,而開展該技術的二級醫院和壹級醫院比例遠遠超過三級醫院。很多開展這項技術的單位或個人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沒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在自己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受經濟利益驅動,貿然開展這項技術,導致並發癥發生率高,後果嚴重,醫患糾紛不斷。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總結,亟待改進。微創脊柱外科的意義和價值
手術是外科治療的主要方式,外科醫生應力求以最小的組織損傷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因此,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的發展對患者來說應具有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療效好、並發癥少、費用低等優點。同時,開展脊柱微創手術需要醫生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斷學習新理論、掌握新技術,具有拼搏、創新、奉獻的精神。開展脊柱微創手術技術,需要符合“醫德醫風,仁愛之心”的醫學倫理,得到社會認可,將負面效應降到最低,帶來良好的醫療市場,取得豐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