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如何在盤中判斷主力對敲對倒,其具體意義與作用 詳細?0?3

如何在盤中判斷主力對敲對倒,其具體意義與作用 詳細?0?3

如何在盤中判斷主力對敲對倒,其具體意義與作用 壹、如何判斷主力對敲 主力對敲的手法通常有兩種,最常用的手法是使用兩條交易跑道,同時對某壹只股票發出買賣指令,價位與數量大致相同,這時莊家不預先掛單, 因此有時大家在盯盤中會發現委托盤中的買、賣單都很小,成交量中卻突然冒出大筆成交。另壹種手法就是主力事先在委托盤中掛出壹筆大的買單或賣單,然後壹路打下去或買上來,迅速吃掉預埋的委托單,從而造成虛假的成交量。 由於許多投資者經常是孤立的、靜止的看待成交量,即只註重當日的成交量與價位,主力就投其所好,大量的利用對敲制造騙局和騙線。又由於對敲與普通的大手成交具有相同的形式,比較容易隱蔽,難以辨別,因此給投資者造成不少麻煩。我們認為,研判主力對敲主要應該從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以及價量配合的情況入手,主力對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成交量的增加,但是由於摻雜了人為操縱的因素在裏面,這種放量會很不自然,前後缺乏連貫性;在價量配合上也容易脫節,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留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從每筆成交量上看,單筆成交數較大,經常為整數,例如100 手、500 手,買盤和賣盤的手數較接近,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買賣方都是同壹人,亦即是對敲行為。 2.在鄰近的買賣價位上並沒有大筆的掛單,但盤中突然出現大筆成交,此壹般為主力的對敲盤。 3.股價無故大幅波動,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如股價被壹筆大買單推高幾毛錢,但馬上被打回原形,K 線圖上留下較長的長影線,這種情況多為主力對敲。 4.股價突破放量上攻,其間幾乎沒有回,股價壹路攀升,拉出壹條斜線。這明顯有人為控制的痕跡,往往為主力對敲推高股價,待機出貨。 5.實時盤中成交量壹直不活躍,突然出現大手筆成交,這種成交可能只有壹筆或連續的幾筆,但隨後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對敲行為。 6.當賣壹、賣二、賣三掛單較小,隨後有大筆的買單將它們全部掃清,但買單的量過大,有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敲。 7.當股價出現急跌,大筆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勢,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制造恐怖氣氛。 8.股票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量放量低開,且跌幅較大,此為主力對敲洗盤行為。 9.整日盤中呈弱勢震蕩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較小,尾盤時突破連續大手成交拉升,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價格,為明天做盤的典型對敲行為。 10.上壹交易日成交並不活躍的股票,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放量高開,此為主力為了控制開盤價格的對敲行為。 二、如何判斷主力對倒 比如原來的接拋盤基本上都是二位數,也就是幾千股,但突然間二位數全部或者是幾乎全部都變成了三位數,這就是典型的掛單突增。 多空雙方幾乎是絕對不可能在同壹個時刻進入操作狀態的,所以掛單突增是壹種典型的非自然交易狀態,它值得我們關註。 從概念上說,接拋盤多是說明交易比較活躍,買賣雙方參與意願很強。但現在這些接拋盤是突然出現的,所以這只能是主力的單方面所為。 市場顯然不可能因為掛單突然增加而突然沖進來很多買單或者賣單,所以主力壹直將掛單放在那裏是毫無意義的。單子是用來進行交易的,因此主力的後續動作就壹定是自己交易這些單子,起碼是其中的相當壹部分。 主力自己交易就是對倒,對倒的目的往往是拉升股價。如果我們繼續觀察就會發現隨後交易開始活躍,成交量比前面明顯放大,股價出現上漲。 當然這只是壹次盤中的預備上漲時段,是壹個很小的環節,對判斷股價未來的走勢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如果正在考慮買入這家股票的話,這是壹個比較好的買點。 掛單突增壹般出現在指數盤中下跌以後的回穩階段。如果指數接著出現壹波更猛烈的下跌,那麽主力即使不逆勢拉升,起碼也會維護原來的價位,等到指數回穩後再拉升。 由於接拋盤壹起掛有明顯的造市假象,而且主力會進行對倒交易,所以主力應該不在建倉期。 看盤細節__突然,夾板消失 當天的股價變動幅度很小,成交也顯得比較清淡,但在接近的幾個價位中掛單卻相對比較大,給人壹種“上有阻力下有支撐”的感覺,壹般稱這種情況為“夾板”(並非上下各壹個價位有大單才叫“夾板”),即股價的波動範圍已經被這些夾板所夾住。然而轉眼間上下大單子都消失了,同時伴隨著幾筆巨大的成交量,顯然,這不是市場的自然交易狀態。 如果類似的交易是單向的比如單向買進或者單向賣出那是正常的,但幾乎同時進行雙向交易就值得註意了,而且這種情況壹般都是先有大賣單後有大買單。 股價的短暫平衡靠的是供求關系的平衡,大賣單的拋出必然會引起股價的向下破位,而且市場新的買單應該掛在下面而不會主動往上面去打,所以接著立刻出現的大買單就壹定是非市場性的單子,換句話說大買單事先是知道前面的大賣單要砸出來的。既然買賣單子都很大,那麽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是盤中主力在進行運作。 主力的目的是我們所關心的。不失壹般性,可以假設這些大的單子壹***是兩筆,壹筆賣出接著壹筆買進。 現在我們來分析主力的意圖。 ①建倉。建倉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的,根本就沒有必要搞這麽大的動作,可以排除。 ②減倉。主力經過計算後發現市場上的掛單中買單多於賣單,因此采用壹買壹賣的手法進行減倉。如果接下來交易恢復平靜,那麽就是這種意圖了。當然這只是主力在股價運作過程中的壹個階段,並不壹定表示主力到了出貨階段。 ③往下做。往下做的目的或者是洗盤,或者是繼續建倉。如果主力是為了往下做,那麽只要前面壹筆大賣單就可以了,這樣股價就會向下破位。但主力還有壹筆大買單緊跟在後,這就排除了往下做的可能。 ④往上做。關鍵是前面壹筆大賣單。如果經過壹賣壹買後新增的倉位有限甚至還能夠減少倉位,那麽主力就有了拉升股價的沖動。所以主力往上做的可能性很大,但同時先賣後買這壹個動作告訴我們主力已經不想再增加籌碼了。 莊家在做莊的過程有時需要將跟風者看盤的思路搞亂,使跟風者形成錯誤的思路,此時莊家就會祭出“對倒”這個騙人的法寶,對倒騙線是莊家成本最低的障眼法。 對敲的手法。 1、要吸引跟風盤的眼球時,自買自賣會產生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吸引投資者認為行情即將來到而介入。分析時可見分時圖上,買賣掛單中並無大單,但成交大單卻時有出現,莊家以此來激活股性,這壹般由資金實力不太強的機構炒作或者協議倒倉時采用。 2、用對倒形成大量買單湧出的假象,股價卻不漲反跌。這是以大買單掩護出貨,有時也造成股價大漲而成交量卻不大,此類股票走勢的傷力最大。 3、用大賣單砸盤且封住股價上升趨勢。看不到大買單,大賣單卻成交了,如真有主動買單吃進時,上面的賣單卻不見了,這是莊家常用的試盤和洗盤的手法。 還有壹種手法是在真正倒倉時采用。在某壹時段,尤其是開盤或收盤時會出現買賣單大筆成交,股價卻不動。這往往是莊家在倒倉。 另外有壹種情況要註意,莊家先掛壹筆上千手的賣單,然後再分幾筆將其買進,此後股價會短暫沖高。遇到這種情況壹定要先出局再說,此後股價往往會有壹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