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戶上的交易,因為自己兼任清查職權而可以隱瞞,但追加的保證金卻是無法隱藏的。
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戶大地震,其後數日,東京日經指數大幅度下跌,裏森壹方面遭受了更大的損失,另壹方面購買更龐大數量的日經指數期貨合約,希望日經指數會上漲到理想的價格範圍。1月30日,裏森以每天1000萬英鎊的速度從倫敦獲得資金,已買進了3萬份日經指數期貨,並賣空日本政府債券。
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貨的最後壹日,裏森對影響市場走向的努力徹底失敗。日經股價收盤降到17885點,而裏森的日經期貨多頭風險部位已達6萬余份合約;其日本政府債券在價格壹路上揚之際,其空頭風險部位亦已達26000份合約。裏森為巴林所帶來的損失,在巴林的高級主管仍做著次日分紅的美夢時,終於達到了86000萬英鎊的高點,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銀行終結的命運。
擴展資料:
巴林銀行倒閉的相關情況:
1、巴林銀行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裏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份,日本經濟呈現復蘇勢頭,裏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別在東京和大阪等地買進大量期貨合同,希望在日經指數上升時賺取大額利潤。
2、1995年1月17日突發的日本阪神地震打擊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勢頭,股價持續下跌。巴林銀行因此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這幾乎是巴林銀行當時的所有資產,這座曾經輝煌的金融大廈就此倒塌。
3、巴林銀行集團破產的消息震動了國際金融市場,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英鎊匯率急劇下跌,對馬克的匯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巴林銀行事件對於歐美金融業的隱性影響不可估量。
百度百科-巴林銀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