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控制股票倉位技巧
在炒股時,股票的倉位非常重要,很多投資者喜歡滿倉操作,這樣是不行的,畢竟股市行情比較復雜,滿倉操作風險很大,所以投資者要合理得控制股票倉位,下面我來說壹下怎麽控制股票倉位技巧。歡迎大家來閱讀!
股票倉位控制技巧
1.根據股市來控制倉位,比如當市場下跌時,盡量選擇空倉觀望。當市場上漲時,可以保留壹半以上的倉位,等待股票上漲。
2.當市場穩步上漲時,70%的倉位可以預留,手裏所有的持倉都盈利後,加倉倉位會增加,直到滿倉。
3.市場調整時,可以預留40%到60%的倉位。股票高的時候是減倉,低的時候買,盈利的時候收。
4.另外,謹慎補倉。比如,只有在莊家操作明顯、中長期趨勢良好的股票才適合補倉,當市場不確定時,不建議補倉。
以下是股票的壹些倉位管理方法:
1.漏鬥型倉位管理方法
最初進入資金比較小,倉位也比較輕。如果市場反方向運行,市場前景會逐漸變成加倉,然後成本被攤薄,加倉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方法中,倉位控制很像漏鬥,頂部大,底部小,所以可以稱之為漏鬥形倉位管理方法。
2.矩形倉位管理方法
資金最初入市的量占資金總量的比例是固定的,如果市場反方向發展,然後逐漸變成加倉,加倉就會遵循這個固定的比例,它的形狀就像壹個長方形,可以稱之為長方形倉位管理方法。
3.金字塔倉位管理方法
最初進入市場的資金量規模較大。如果市場反方向運行,就不再是加倉,如果方向壹致,逐漸加倉,加倉的比重就會越來越小。倉位控制是以大底小頂的形式,像金字塔壹樣,所以叫金字塔倉位管理法。
炒股如何控制倉位
1、漏鬥型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資金量比較小,倉位比較輕,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後市逐步加倉,進而攤薄成本,加倉比例越來越大,該方法初始風險比較小,在不爆倉的情況下,漏鬥越高,盈利越可觀。
2、矩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占總資金的固定比例,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發展,以後逐步加倉,降低成本,加倉都遵循這個固定比例,形態像壹個矩形,該方法每次只增加壹定比例的倉位,持倉成本逐步擡高,對風險進行平均分攤,平均化管理。在持倉可以控制,後市方向和判斷壹致的情況下,會獲得豐厚的收益。
3、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後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壹致,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倉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態,像壹個金字塔,該方法按照報酬率進行倉位控制,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在趨勢中,會獲得很高的收益,風險率較低。
4、334買入法
334買入法是指投資者把資金分為10等份,第壹次買入3份,在股票下跌過程中,分別再買入3份、剩下的4份。
比如,投資者股票賬戶中可用資金有10萬,分為10等份,在某股票價格為10元的時候,買入3份,即買入30000元,買入之後,股票下跌,等到股票價格下跌到8元時,投資者再買入30000萬,下跌到5元時,把剩下的40000元全部買入。
怎麽控制股票倉位_
倉位和買入時機
中國的股市實行T+1交易制度,買入的股票不能在當天賣出,但賣出後可以當天買入。這意味著上午買入的股票要承擔更大風險。有時候,上午走勢是壹路向上,到下午很可能風雲突變,掉頭往下。我們在控制倉位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壹點。上午即時出現了好的買入時機,也要額外降低倉位;而下午出現買入時機時,可以適當增加倉位。上午出現賣出時機時,要堅決減倉,因為妳如果實在看好這支股票,後面還有低位買入的機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倉位控制是壹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需要隨時根據大盤和個股的走勢調整倉位。這樣做肯定很累,但卻可以有效地控制風險,實現穩步的盈利。
倉位和走勢
股票以天為單位的走勢大致分為三種:橫盤、上漲和下跌。在股票在橫盤時,意味著上漲和下跌都有可能。平均倉位大致可以為50%。如果股票上漲,可以酌情增加平均倉位,上漲越明顯,平均倉位越高。當股票下跌時,要酌情減少平均倉位,下跌越厲害,倉位越低。
倉位和股性
每只股票的特性都是不壹樣的。同樣是上漲,有的漲的快,有的漲的慢;有的波動大,有的波動小。波動大、股性活躍的股票,在K線圖上,相鄰兩天的價格重疊比較多,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有做短線的機會,倉位波動可以大壹些。反之,如果股性不活躍,波動小,沒有做短線的機會,那麽在上漲時,可以鎖住倉位不動,或逐步增倉,而在下跌時應該堅決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