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放量的背後,其實是壹種分歧,是資金與股價的分歧與博弈。
股價越高,理論分歧越大,成交量要同步放大。
而且股票在底部,怎麽能放巨量呢?
當壹只股票接近底部時,絕大多數籌碼都是虧損的,不容易松動。如何才能釋放巨量?
是誰在不計成本的賣,是誰在所謂的底部拼命割肉?
這些矛頭肯定會指向主力資金。
如果妳想明白了,妳會發現,把巨量放在底部,股價自然不會上漲。
為什麽放量不見底?量無底,量無底。
很多人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我們所說的底部,大多是股價階段性創出新低,然後上漲。
對於新低階段,我想大家壹定不陌生,可以理解為短線100%籌碼被套,中長線60%籌碼被套。
股價不再開始下跌,而是轉而向上,這就是底部或階段底部。
底部面積可以很重,但不會很大。
原因很簡單。見底後,股價會往上走。
股價底部上漲,意味著有人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入股票。為什麽要出更高的價錢?因為切肉板用完了,沒了。
所以進入底部區域,沒有機會放巨量,因為切肉盤其實越來越少。
資金的分歧越來越少,止損單越來越少,放量的可能性極低。
這是很簡單的交易法則,不是玄學,是交易者的心態。
同樣的情況,對於主力玩家來說,想要底部的籌碼,很難大量買入。
在壹個所謂的底部區域,突然發現源源不斷的籌碼湧出,釋放出巨量。
這種情況下主力應該怎麽做?
答案是撤退。既然有這麽多資金願意賣籌碼,為什麽不故意撤退,讓價格往下走,以更低的價格拿貨?
股價越低,願意賣的人越少,籌碼也就越少。
底部放量的悖論違背了交易規律,只能說明股價遠未見底。
實際上基本確認的是,在底部放量之後,即使出現反彈,股價也會再次下跌。
為什麽土地量有溢價?業內有句話說,地量有溢價。
所謂地量,就是成交量降到最低的階段。
其實底部區域會有成交量,但不壹定是見底當天的成交量。
換句話說,地量意味著短期底部臨近,並不意味著壹定見底。
買方的錢可以理解為場外和底部區域缺籌碼,不缺資金。
地量意味著做空的動能耗盡,沒有人拋掉。
因為既然是底部,壹旦有籌碼湧出,就會有資金接盤。
成交量極度萎縮後,資金會試探性買入,從而形成底部。
土地的數量是壹個關鍵信號。
但是,地量並不代表當天就見底。有了地量之後,可以有更低的地量,自然會有更低的價格。
地量可以理解為等待資金入市的信號。
如果大資金不願意在當前位置進場,那麽還是有可能進壹步走低。
只是跌的人越多,賣的人越少,能量越低。回頭見,金額會更低。
所謂底部,壹定是買方的資金大於賣方的籌碼。這類基金買賣關系的平衡才是真正的見底信號。
真正的底量可以是真正的底面積,除了看得見的量,整個面積的能量不會很大。
因為底部賺錢效果差,資金活躍度很低,交易量自然不會多。
放出巨量的基本都是天方夜譚。
底部沒有巨量資金泛濫的時候,但卻是非常溫和的成交量。
原因有二。
1,大部分底部都是在猶豫中誕生的,買入的資金也是分批進場的。
沒有人知道底部在哪裏。即使是左派的價值投資基金,也選擇保持資金實力,慢慢入市。
至於右邊的趨勢交易資金,會停下來等待,沒有抄底的意願。
所以即使在股價極其便宜的底部,也沒有那麽多錢買,更多的是選擇觀望。
急於補倉的資金早已深套。
2,大部分底部市場環境很差,整體市場資金也很少。
有人說市場上任何時候都不缺資金,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當整體貨幣政策收緊時,資金自然會防禦性撤離。
錢寬松了,資金自然就敢進場了。
大環境差的時候,敢於抄底的資金少是必然的。
所以在更大的底部區域,不會有太多的資金進入。
幾種常見的底能情況介紹三種常見的底能和能量。
大部分的底部形態都是由這三種底部演變而來的。
1,平行底。
所謂平行底,其實就是指箱子的底部。
股票價格在壹個價格區間內來回波動。
這種底部的能量在離開底部之前是比較均勻的。
資金試探性介入後,反復檢驗底部的有效性。
在確認有效的同時,慢慢籌集資金。
這裏的籌碼不是恐慌籌碼,而是已經失去耐心的籌碼。
所以整體的量能會維持在壹個比較低的水平,而且會不定期的適度放大。
2.弧形底部。
弧形底,最標準的底。
空方動能逐漸耗盡,多方能量在變化。
量能往往更有規律,越往下越低,越往上越多。
這個底其實是最自然的,也沒有多少錢去雕琢。
很多子市場的底部,比如1664,2319,2440,其實都是弧形的底部,是自然形成的。
很多股票的階段性底部就是這樣形成的,沒有主力的提前參與。
3.v型底。
v型底,看似不同尋常,但底形變化很多,有的接近箱底。
V型底是極度恐慌的底部。
V型底的左側往往會跌得更厲害,右側會相對平緩。
與其說是V字形,不如說是a字形。
這種底部往往是階段性的底部,在資金相對充裕的市場中會比較常見。
v型底是資金的大差。
所以,從能量上來說,底部面積可能更大,但並不是壹個巨大的量。
股價底部巨大,也可能是限售股解禁造成的。壹些便宜的芯片解禁後繼續賣,容易形成這種情況。
也有經歷過分紅的股票,表面上會放大量能,這是正常的。
有壹點要記住,滯漲絕對不是好事。
底量,尤其是巨量,屬於異常情況,需要特別謹慎。
數量比價格更重要,這是市場參與的重要標誌。
沒有資金,妳走不了多遠,但是在壹個成交量特別大的市場裏,抄底也不容易。
量價關系是交易理論的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