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說起南宋,可能大家相對熟悉的是嶽飛、楊家將,甚至是秦檜.......其實相較於人們對於南宋的傳統印象,可能始終會覺得這是歷史上中國最弱的壹個朝代。被金吞並半壁江山,皇帝都曾被俘,最終倒在了蒙古的鐵騎之下。甚至打開百度百科,關於南宋的歷史事件基本上沒有壹個是正面的。
但實際上,南宋並非大家想象那麽不堪,我們不妨從南宋的歷代帝王說起。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國壹直渴望?明君聖賢?的誕生。說實話,南宋歷史上皇帝的名聲似乎並不是太好,可能在人們腦海中稍有映像的就是高宗趙構(宋徽宗第九子),投降蒙古的趙顯(太祖趙匡胤十二世孫)
當然,由於缺乏?明君?特質,南宋時期的中國皇帝能夠被記住的不多,而得益於當時相對成熟的?宰相制?,這些甚至是身為神經病人的皇帝(宋光宗 趙惇)沒有真正掩蓋這個皇朝的光芒。
看到這裏,大家或許會有些疑惑,壹個沒有明君聖賢的南宋真的稱得上強大?事實上,從軍事上看,我們往往只知道富平之戰、崖山之戰,這些慘痛的記憶,但從來沒有深入去了解南宋真正失敗的原因。
對此也有歷史學家提出,南宋是壹個?有將無相?的朝代,既有能力的將領多,而有能力的丞相少。這是從戰略的角度對於宋朝戰敗的壹種分析。具體到戰役來看:
富平之戰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是宋在金建立偽齊政權後發動的第壹場主動出擊的戰爭,歷史上對整個戰役的評價為:南宋輕率集結重兵,倉促進行反攻,在戰役指揮上恃眾輕敵,互不協同,以致大敗。金軍及時調整部署,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壹舉獲勝。
但事實上這壹仗真的只是這樣的原因嗎?其實除了主將張駿的指揮不當,將優勢變為劣勢以外,也從側面再次佐證了在冷兵器時代,步兵PK騎兵的實力差距。值得壹提的是,南宋的滅亡也是傳統步兵時代的真正終結。
崖山之戰
崖山之戰也是南宋真正滅亡之戰,雖然戰前大勢已定,但這場戰役卻真正宣誓了漢民族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十萬軍民,這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是什麽水平?可以說宋朝雖亡,但英魂不散。
南宋真的弱嗎?其實拋開歷史的偏見,仔細的端詳這個朝代,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方面都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高峰,相較於後續的元明清,甚至是此前的盛唐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是真正的至強時代。
要知道,當時已經統治了五分之壹個地球的蒙古帝國用了大半個世紀才真正壹統中國;要知道四大發明中有3大源自宋朝;要知道,南宋熬過了盛氣淩人的金,狼子野心的西夏,飛揚跋扈的吐蕃.......要知道當時宋朝的GDP占全球的60%......
這些還只是南宋的驚鴻壹瞥,在文化方面,國學大師王國維指出:?宋代學術,方面最多,進步亦最著?;?天水壹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南宋真的是歷史上最弱的朝代嗎?它是全世界公認資本主義的萌芽,誕生了第壹張紙幣和股票。它是西方稱之為最早的?近代?,它的程朱理學與文藝復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告訴我們,不要這樣輕易的下結論,作為漢文化最後的輝煌,南宋雖死,但絕非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