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在哪個國家,納稅都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除了公民有納稅的義務之外,企業也是需要繳稅的。壹家企業的繳稅多寡也能看出這家企業的營收健不健康或者有沒有偷稅漏稅等情況。如果是壹家小企業,納稅多少可能沒有人會在意,但是如果做到業內頂級的企業,比如像阿裏巴巴、騰訊、華為、京東等企業,有沒有納稅,納稅金額多少就會有很多人去關註,看這家企業是否有社會責任感。
作為民營企業很多按時納稅的企業都會公布自己每年繳納稅收的情況。根據華為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壹整年的納稅額就高達1100億,這麽高的納稅金額已經超過了很多企業的營業收入,同時也彰顯著華為的實力。去年由於華為在5G領域的領先讓美國坐不住了,對華為做出了種種限制,但是也並不影響華為接到大量的5G訂單,除了在5G領域收益波豐之外,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收獲也不錯,相信2019年華為繳納的稅收肯定不會比2018年來得少。
除了華為之外作為互聯網最大的公司阿裏巴巴也不逞多讓,雖然總體比華為繳納的稅收少了近壹倍,但是也高達516億,差不多每天繳稅1.4億,比當初馬雲創辦阿裏時的目標每天繳納100萬稅收已經超過太多了,從這也能看出來馬雲和任正非都屬於是社會責任感特別強的人,其實從這些年來馬雲的所作所為也能看出來,捐款就不說了,把沙漠變綠洲也只有他敢想敢做。
可與之相反的是,很多互聯網公司卻沒有像馬雲這樣,比如滴滴、美團、京東等,繳納的稅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網上都難以查到信息,根據網上數據顯示京東2018年納稅金額是407萬,美團、滴滴查不到。按理說這些都屬於是互聯網大公司,企業規模發展也是越來越大,理應上來講企業納稅金額應該也營業收入同步增長才對,但是我們卻看到,這些企業都是拿獲得的利潤去投資其他的領域,導致年年虧損,以此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其實阿裏巴巴也可以跟滴滴、美團、京東等企業壹樣,每年都拿賺取到的巨額利潤去投資各種領域,那麽公司就有可能從賺錢變成虧損,以此來達到少納稅的目的,但是馬雲和任正非他們並沒有這麽做,他們這些公司營業收入和納稅金額是同步增長的,甚至納稅的速度比營業額的增長速度還快,他們在成長的同時也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而不用利潤賺取的利潤,壹二十年不斷的擴張,導致年年虧損,從而達到少繳稅的目的,我覺得只有像阿裏和華為這樣的企業才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