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12月份來的時候,我得到了壹場決鬥。壹面是火焰,壹面是地獄,極度分裂。
這個時候其實是最適合反思總結的時候,因為每天都有超出自己預測範圍的趨勢。最近壹直在整理自己的選股思路,打算建立中期交易策略。突然發現博格分享了壹篇文章,結合自己最近總結的問題,特意整理做了九篇讀書筆記。歡迎與我們交流。
在大家看之前,我想提前總結三點:
第壹,市場公認的著名交易大師更多的是分析自己,對k線組合和反轉理論只字未提,也就是說,心理因素是最終導致大家賺錢和不賺錢的主要原因;
第二,制定壹套自己的長期交易策略,比如確認自己是追漲風格、抄底風格還是波段風格,選股是技術選股、熱點選股、資金優先選股等。,並註意記錄、驗證和後期審核。股市指標、理論、股票千千萬萬,屬於妳的、妳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註意提前分析,做好預測和應對。比如,李大膽預測明天的開盤會更高(廢話)。如果上漲,打開進攻空間,我就加10%的倉位;比如我總體感覺本周氛圍不好,但互聯網有結構性機會。既然不是趨勢性機會,那麽40%的倉位可以參與互聯網。
世界九大王牌交易員
馬蒂·施瓦茨
冠軍交易者。在最初的十年交易中,他經常虧損,長期處於破產邊緣。1979後成為頂級操盤手。參加10美國投資大賽四個月的交易比賽,9次奪冠,平均投資回報率210%。他賺的錢幾乎是其他參賽者的總和。他認為最重要的交易原則是資金管理。
他的觀點是:
如果我錯了,我必須離開這裏!
每當妳遭受挫折的時候,妳會感到很不舒服。大部分交易者在損失慘重的時候,總想馬上拿回來,於是越做越大,想壹舉挽回劣勢。但是壹旦妳這樣做了,妳就註定要失敗!在我遭受那次打擊(瀕臨破產)後,我會立即縮減業務。我當時做的不是彌補損失,而是重拾交易信心。
其實任何壹個從事交易的人都會經歷壹個持續盈利的好時期。比如我可以連續盈利12天,但最後肯定會覺得很累,所以在連續盈利或者大幅盈利後,我會立刻減少業務。遇到虧損的原因通常是妳獲利後不止損。
註1:錯止損是鐵的紀律!但是,這是建立在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對的時間的基礎上的,否則我們大多數人如果不停的停下來,可能就是最悲慘的來回割肉者。
邁克爾·馬庫斯
天才交易員。在1969到1973期間,我經常輸光所有的錢,處於借錢賠錢——借錢賠錢的循環公式中。1973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交易之路。1974 8月進入商品公司做交易員,公司給了3萬美元作為交易資金。大約十年後,這只基金的收益率約為2500倍,擴大到8000萬美元。
他的觀點是:
我之所以不斷虧損,血本無歸,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耐心不夠,忽視了交易原則,不能等到大勢明朗再沖進市場。
今天,符合盈利原則的交易機會越來越少,妳必須耐心等待。每當市場走勢和我的預測完全相反的時候,我就會說:我本來希望從這波行情中大賺壹筆,但是市場走勢沒有預期的好,我幹脆退出了。
壹定要堅持手中的好牌,減少手中的爛牌。如果不能堅持手中的好牌,如何彌補不好牌帶來的損失?有很多相當優秀的交易者最後把賺的錢都吐出來了,因為他們不願意在虧損的時候停止交易。當我虧損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妳不能繼續交易了,等待更清晰的行情。而且拿到好牌就要耐心的拿著,不然拿了爛牌損失的錢就補不回來了。
註意2:充分說明了時機的重要性,妳要能夠耐心等待時機。比如12月份,二萌不止壹次說自己壹直在看空。看到自己選擇的有十多個漲停,他怕錯過機會,買了壹些底倉,實質上造成了6%左右的虧損到達止損線。更嚴重的是,如果繼續調整到底,會因為有壹半倉位,很多股票而錯過壹波抄底,其中稍有虧損,基本不可能有大的勇氣繼續大倉位加倉抄底。
湯姆鮑德溫
我也相信在交易中耐心是最重要的。
他的觀點是:
很多交易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過於頻繁。
他們不會仔細選擇合適的交易時間。他們看到市場波動就想進場交易,無異於強迫自己從事交易,而不是在主動的位置耐心等待交易機會。
我們之所以能盈利,是因為我們在入市之前耐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人壹旦獲利,就會對交易掉以輕心,開始頻繁操作。接下來的幾次虧損會讓他們無力應對,造成巨額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註3:我同意。最近犯了這個錯誤。無異於違背自己的內心,強迫自己交易。壹方面會缺乏耐心,另壹方面遇到壹點小麻煩就會緊張。
布魯斯·科瓦納
全世界的外匯交易者。從1978到1988,年平均收益率為87%,也就是說當妳在他的基金裏投資2000美元的時候,妳的投資在10年裏可以增長到200萬美元。
他的觀點是:
交易最重要的是風險控制。
每當我入市的時候,我總是提前設定好止損點,這是唯壹能讓我安心入睡的方法。我總是避免把止損點設在市場容易達到的價位。如果分析正確,市場永遠不會回到止損價。如果行情到了止損點,說明交易出現了失誤。
我最糟糕的交易是壹時沖動做的。根據我的交易經驗,交易中最具破壞性的錯誤就是過於沖動。任何人做交易都要遵循既定的交易信號,千萬不要因為沖動而倉促改變交易策略。所以,不沖動是風險控制的第壹位。
註4:非常推薦這種做法。5%-6%的止損過於苛刻,受到其他原因的幹擾,但超過8%的回撤其實說明交易出現了失誤。這時候我要問自己,如果是現在,我還會再買這只股票嗎?如果沒有,止損離場。如果可以,在下跌超過15%時考慮加倉。
理查德·丹尼斯
理查德·丹尼斯,商品交易界的傳奇。1960年底進入商品交易行業。在最初的幾年裏,他經常輸光所有的錢。1970之後開始成功。在20年裏,他把400美元變成了大約2億美元的財富。
他的觀點是: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冷靜。
交易者就像拳擊手。市場隨時會給妳壹頓揍。妳必須保持冷靜。當妳賠錢的時候,意味著形勢對妳不利。別擔心,慢慢來。妳必須把損失降到最低,盡可能地保護妳的資本。當妳損失慘重的時候,妳的心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妳必須減少妳的業務,並且每隔壹段時間考慮下壹筆交易。
幾乎每個人都能列舉出我們所教的80%的交易規則,卻無法告訴人們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如何強化這些規則。所以冷靜的執行交易規則,應該能讓妳掌握歷史之外的大部分行情。
凱爾·威斯坦
凱爾·威斯坦,壹個成功的交易者。我以前是房產中介,後來做了交易員。四年多的開始,賠錢就像賠錢,壹次次賠錢,壹次次存錢。在經歷了四年多的失敗後,他開始走向成功之路,並壹直保持著極高的利潤率。有知情人士透露,看過他100的交易記錄,只有少數是虧損的。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時刻保持謹慎。
他的觀點是:
為什麽能達到這麽高的利率?那是因為我害怕市場的變幻莫測。成功的交易者通常是害怕市場的人。對市場交易的恐懼讓我謹慎的選擇合適的時機入市。
大部分人不會等到市場明朗後再入市。他們總是在黑暗中進入森林,而我總是等到天亮。在市場變化開始之前,我不預測它的方向。我總是讓市場的變化告訴我市場變化的方向。選擇並等待壹個萬無壹失的攻擊機會,否則我只好放棄。這是我最重要的交易原則。
註5:這個思路沒有問題。難點在於,妳前天看到壹只股票漲了3%,昨天漲了10%,今天漲了3%。妳有勇氣追進去嗎?還是昨天上升趨勢確立的時候妳敢追?我認為中國有兩種類型的投資者。壹個是漲了還願意追,壹個是漲了就不敢進,尤其是大盤高開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回應自己。
交易策略要靈活反映市場的變化,這樣才能顯示出妳高度謹慎的戰鬥方式。大多數交易者最常犯的錯誤是他們的交易策略總是壹樣的。他們經常說:“該死的,怎麽消息這麽好,市場走勢和我想的完全不壹樣?”
為什麽要壹樣?人生不總是充滿未知嗎?當妳的重要止損點被市場突破時,很有可能是妳遇到了震蕩行情或者改變了趨勢。這個時候怎麽能繼續操作這個趨勢呢?所以,這個時候,妳壹定要非常小心的等待事情變得更加明朗,而不是急於繼續操作。
註意6:和上壹個人矛盾,是時候止損了。是繼續等待趨勢明朗還是嚴格執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股票的魅力就在於此。
保羅·多德·瓊斯
激進的操作藝術家。1984年9月,瓊斯創立多德期貨基金,資金1.5萬元。到6月份,1988,基金已經增長到3.3億美元。他有雙重性格,在社交場合相當隨和,是壹個平易近人、謙虛有禮的紳士,在交易時發號施令就像壹個兇狠殘忍的首席執行官。
他的觀點是:
交易最重要的是自律和資金管理。
當我壹次性虧損70%的資金時,我決定學習自律和資金管理。手術過程中,我會盡量放松。如果持倉對我不利,我就打;如果對我有好處,我會堅持下去。
所以,當妳的交易情況不好時,減少或停止操作,當交易進入好的情況時,增加操作,千萬不要在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貿然入市。
註7:我們還是要相信炒股要看手型。背後的邏輯是,這段時間市場的漲跌邏輯和妳的潛在邏輯是壹致的,所以連續發生時要註意增量操作。出現不匹配時,註意,離場觀望,進行模擬判斷。賺錢是壹輩子的事業,即使錯過了短暫的行情,也沒關系
塞科塔
天才交易員。Sekota使用計算機交易系統為客戶和他自己操作。1972到1988期間,投資回報率幾乎不可思議。比如他的壹個客戶投資了5000美元,到1988,資本增加到125萬美元。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願意改變自己,否則永遠不會成功。
觀點:
我覺得交易和心理其實是壹個整體的兩面。
金融市場是探索個人心理障礙的好地方。
發生在妳身上的事壹定是妳心態的反映。失敗的交易者很難成為成功的交易者,因為他們根本不想改變自己。其實每個失敗者心裏都有壹個潛意識,所以即使他成功了,也會不自覺的毀掉勝利的果實。每個人都可以在市場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絕大多數人在交易時都有壹種賭博的心態,喜歡爭壹個重倉。所以,妳必須在這方面改變自己。古往今來,沒有不完成重倉的家夥。
交易的時候,要根據人性的缺陷,主動做自己。比如我在經營不走運的時候,面對虧損會繼續減少業務甚至停止經營。而不是情緒化的增加交易,希望挽回頹勢,因為這樣肯定會損失慘重,簡直是弄巧成拙。
註8:連續滿倉操作是Sekota提到的錯誤。我們可能覺得在運營上投入不多,就可以承擔自己損失壹半錢的風險。當然,滿倉對這種情況沒有意見。但是當投入股市的資金量已經讓妳睡不著覺的時候,就要考慮倉位的控制了。但是每天都要和自己糾結或者後悔自己為什麽沒有多買,或者後悔自己真的應該少買。總之都是錯的。這個其實很難。
拉裏·海特
海特成立明德投資管理公司。據統計,公司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始終在13%-60%之間。1981年4月,公司資本只有200萬美元,但到2005年,已經增長到8億美元。公司最大的特點不是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而是通過嚴格的風險控制,保持投資回報的持續穩定增長。海特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遵循交易系統和風險控制。
他的觀點是:
有些人在虧損的時候會更換交易系統,而有些人則完全不信任交易系統,懷疑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以至於經常憑借自己的喜好進出市場,而我總是跟著交易系統走。
我從事交易不是為了刺激,而是為了勝利。這種交易可能挺無聊的,但是挺有效的。當我和其他交易者聚在壹起,他們談論他們驚心動魄的交易經歷時,我總是保持沈默,因為每壹筆交易對我來說都是壹樣的。
明德公司的第壹交易原則就是絕對跟風。並且要充分信任交易系統,任何人不得擅自違反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正因為如此,公司從來沒有交易失敗過。其實交易有四種:成功的交易,失敗的交易,盈利的交易,虧損的交易。虧損的交易不壹定是失敗的交易,但違反或不遵守系統交易指令的交易壹定是失敗的交易。
明德公司的第二個交易原則是風險最小化。每筆交易的虧損必須控制在1%左右。這是壹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妳必須明白,每筆交易的風險越高,就越難控制交易的績效。只要妳能控制風險,順應市場大勢,就壹定能賺錢。通常交易系統能拿到40%到50%的利率就不錯了,但是行情不好的時候,即使連續失敗,損失最多也不會超過10%,這就是控制風險的優勢。
註9:這個可能對潮哥更有觸動。我還沒有自己的電腦策略。但是,我覺得對於很多散戶來說,還是要堅持探索壹條屬於自己的策略。比如愛追漲(熱點)、愛抄底(價值)、組合(分散風險)等等,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條文寫下來。當妳想買壹只股票的時候,想想妳的交易策略和這只股票是否壹致。當然,這樣令人苦惱的事情也可以交給赫馬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