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價值投資者很容易在半山腰抄底。在花旗銀行股價從60美元跌至1美元的過程中,大量價值投資者試圖抄底。抄底就是投機。為什麽被套牢後就變成了價值投資?為什麽不呢?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喊幾句也不會變成價值投資。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骨子裏相信價值。
3.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其未來的凈現金流。賬戶裏的現金可能“未來”就不在了,所以不能簡單用現金來衡量,除非馬上清算。
4.向巴菲特學習最重要的,人們能學到的,其實是他不做的!大多數人學的是相反的東西,就是他在做什麽,這是不可能學會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圈不壹樣。巴菲特說過,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比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重要得多。當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學習的,但那是每個人自己的經驗,包括學歷,巴菲特不教這個。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就是這個意思。做過企業家的人本來可以有壹個優勢,就是更容易了解公司,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裏。但是我發現我認識的很多企業家對股市壹無所知,就像普通人壹樣,大多數人都不碰股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懂)。不懂不碰的才是好投資人,哪怕根本不碰。
“持有是否等於買入”是壹個很常見卻很有意義的問題。我相信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或長或短的被這個問題困擾過,大部分人在投資生涯中大概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最終不會困擾到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也就是說,搞不清楚這個問題的人,無論讀了多少投資書,投資了多少年,都不是“價值投資者”。
“持有是否等於買入”其實每個時間點都是對的,時間越短,正確的概率越大。這也正是困擾很多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