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重復的廣告效應真的管用嗎?今天從安利的暴民那裏找到了答案。
這本《暴民》的作者是勒龐。這本書太棒了。在法國,被《世界報》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這本書是關於群體心理學的研究。在此之前,心理學家關註的是英雄和領導者。
勒龐的《暴民》給妳壹個新的視角。證明群體也是非常值得關註的。我分兩點簡單說壹下,然後回答最後壹個推贊消息的人的問題。
1.鍵盤俠是壹個“可怕”的團體?
什麽是團體?
有兩組,其中壹組是同質的。比如同辦公室的人,軍人,工人等。他們有共同之處。
另壹種是異質群體。比如街上的人,臨時參與者。
兩個群體最大的區別是,異質群體是臨時形成的,而同質群體是在加入之前就存在的。
鍵盤俠是壹個異類群體。
群體的特征是什麽?
無論是誰構成這個群體,無論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性格、智力是否相似,只要他們組成壹個群體,他們就有壹種集體心理,這種心理使他們的感情、思維、行動與他們獨處時完全不同。-“暴民”
團體沒有名字,所以可以不負責任。當束縛個人行為的責任感完全消失,人們就會肆無忌憚地行動。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鍵盤俠不是由壹群低學歷,沒文化,沒教養的人組成的了。這裏也有高學歷、高學歷、高社會地位的人。鍵盤俠可以隱藏自己的名字和行為,所以可以膽大妄為,不計後果。
知道這些知識有什麽用?
例如:
前段時間在網上做了壹個公益分享,講了壹些商業分析的知識和概念。我剛開始講幾個概念。有些人開始不耐煩了。在人群中聽到“有人說講這些概念沒用,就講怎麽賺錢。”我聽得出來,別人也聽得出來。我必須及時處理,否則會影響這次講座的質量。
這時,我大聲說:“我來壹下。”剛剛有人質疑我課程的實用性。請站起來讓我看看有什麽可以改進的地方?"
我說完之後,大家都安靜了。
這些暫時下線的講師是壹個群體。之所以有人在下面低聲提問,是因為他用的群體的特點。沒有名字,沒有姓氏,沒有身份。我也利用了這個群體的特點,把他挑出來,讓他不屬於那個群體,順手孤立了他。
2.如何影響壹個群體?
有三種明確的方法:斷言、重復、感染。
斷言很好理解,只是沒有經過推理或證明的口號和觀點。可以看看壹些農村的墻繪廣告,都屬於這種方法。看廣告的人屬於壹個群體。
重復比較好理解,就是重復和占領人的心智模式。比如我開頭說的,坐電梯的人是壹個群體。電梯壹直在播放,壹個重復的廣告。前段時間,馬蜂窩打出“出行前,在線馬蜂窩”的廣告。還有現在新氧醫學美容的廣告,“新氧醫學美容,漂亮。”重復可以捕捉集體思維,但是真的很煩。
感染就是情緒感染。群體的情緒被認同後,會不斷被感染。理智很難達到這種感染效果。前段時間周傑倫講了太多PK坤的事,壹群80後也被感染了,於是自發去幫傑倫登頂。
好了,這本書就講到這裏。妳可以自己看。說多了也太“透徹”了。
接下來,老韓該出招了。我來回答上壹期讀者的問題:
“地級市民辦高校的管理人員平時比較閑,周末還要照看孩子。想過炒股票,但是沒有本錢,又怕跌。我只想做壹點副業,在那裏我可以上班和釣魚。英語6,普通話2B,電腦辦公2,求指教。”
三點建議:
1.不要碰股市。有些官方微信賬號推薦股票,不是靠股票,而是靠寫官方微信賬號。
2.“英語六級,普通話二級B,電腦辦公二級”這些都是妳現有的技能。看整個互聯網。這些字段都是初級的,無法形成更高的值。但是能夠形成合力就不壹樣了。妳最好把妳現在的主業和妳現在的技能結合起來,找到壹個共同的方向,對妳的主業和副業都有幫助。
比如我二姐夫是我們主任的秘書,經常寫壹些演講材料和文稿,不像自媒體文稿。我覺得寫起來不容易,有時候還要把握領導的意思。他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然後建立了壹個QQ群,教妳壹些寫材料的方法。
3.發現您自己的聯系人。自己提供技能,別人提供資源。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資源其實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們不認為它是壹種資源,但它對別人來說是壹種非常重要的資源。這壹塊要結合自身情況,不能越過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