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壹種是艙內攝像頭和近紅外技術的結合。通過采集面部和眼球運動信號,判斷其是否處於疲勞駕駛狀態,並采取預警或幹預控制措施。
數據顯示,疲勞/分心駕駛導致80%的交通事故和25%的交通事故死亡。隨著對疲勞/分心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的日益關註,DMS功能加載率也在不斷增加。商用車輛市場中的DMS已經成為標準法規,乘用車市場中的功能滲透率穩步上升。
高院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0上半年乘用車前置疲勞預警市場報告》顯示,6-6月,國內自主和合資品牌DMS(疲勞預警)新車數量為147.64萬輛,占上半年全部新車的19.6%(裝載率),同比增長24.8%。
備註:數據來源於2019 1-6月、2020 1-6月新車保額、品牌廠商官方車輛配置(標配,不含選裝)和高科智能汽車研究所數據調查統計。單位:轎車,合資品牌不含進口車。
以往DMS多采用間接判斷圖式,但這種非視覺圖式系統很容易被其他裝置或行為欺騙。隨著L2級以上乘用車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加速量產和智能駕駛艙功能的豐富應用,基於視覺的主動DMS方案越來越受到重視。
主動DMS方案捕捉駕駛員駕駛行為的動態數據,如頭面部、視線、手勢等。,通過艙內攝像頭、紅外傳感器等硬件設備。,並依托數據庫已有的數據模型,結合圖像識別、生物特征識別、動態物體識別與跟蹤、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對駕駛員的疲勞狀態進行判斷和分析,判斷是否對駕駛行為進行預警或幹預。
圖像數據采集是主動DMS方案的基礎,通過軟硬件設備(攝像頭、算法、處理芯片)獲取數據、分析數據、輸出結果。
為了實現系統在所有工況下的穩定運行,壹方面硬件本身需要滿足車輛規範標準,在惡劣多變的行駛環境(溫度範圍、工作壽命、響應時間等)下保持穩定。);另壹方面,需要識別和捕捉各種場景下的可用數據,包括但不限於暗光、強光、駕駛員戴偏光鏡、帽子、瞇眼等場景。
高科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自主和合資品牌搭載vision(攝像頭為主)方案的DMS功能新車數量為22272輛(部分為後續OTA更新),同比增長102.24%。
今年上半年長安UNI-T、長城WEY VV7、小鵬G3位列前三(蔚來ES8、ES6提供除簽名版以外的選裝包)。視覺方案標準主要適用於15-30萬區間的車輛,以造車新勢力和傳統廠商智能新車為主。
視覺解決方案算法供應商方面,除SmartEye外,其余均為國內本土供應商,移動技術、虹軟、商湯、地平線(芯片+感知算法)均量產配備。
在未來,DMS將結合機艙內的攝像頭與其他功能進行交互。在駕駛艙,FACE ID用於人臉識別的應用壹直呈上升趨勢,1-6個月之前配備人臉識別的車輛已經達到38128輛。
此外,駕駛艙的多模態交互將成為未來量產功能的新亮點,包括駕駛員和乘客監控的集成、語音和手勢交互、通過眼球運動控制身體功能等。
目前DMS方案以預警為主,通常使用1的艙內攝像頭,配有兩個LED紅外燈(左右兩側),CMOS使用RGB NIR傳感器捕捉近紅外光,操作集成依賴於信息娛樂系統ECU或單個獨立的AI芯片。
比如已經量產上市的長安汽車UNI-T,基於地平線征途二代AI芯片,深度融合視覺、語音等多種感知數據,實現了從交互對象、交互模式到交互邏輯的全方位升級。
長安UNI-T基於地平線AI芯片和感知算法,實現了亮屏、分心提醒、疲勞監測、嘴唇識別、智能語音攝影等智能功能。
未來DMS將結合L3及以上高級自動駕駛功能,輔助系統對駕駛行為進行綜合判斷,這將對系統魯棒性和算法識別精度提出更高要求。
通用汽車子公司凱迪拉克的超級巡航(Super cruise)是第壹個使用基於視覺的DMS系統進行駕駛員監控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目前主要安裝在國內市場凱迪拉克CT6的部分車型上。
特斯拉也在2020年4月5日的軟件版本更新中啟用了車內攝像頭,但暫時只用於拍攝事故前後的圖像和視頻,以幫助工程師分析事故原因,改善車輛功能。
隨著下半年新車上市,有望釋放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進壹步帶動可視化DMS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