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年拿破侖統治時期,威斯特伐利亞王國下令全國人民壹律平等,所以所有猶太人必須在三個月內選擇姓氏。維特根斯坦的祖父選擇了他的出生地,維特根斯坦。他的羊毛公司成了Kaulbach最大的公司,但後來就走下坡路了。20世紀60年代末,他的兒子海因裏希·克裏斯蒂安·維特根斯坦將公司搬到了萊比錫附近。
海因裏希·克裏斯蒂安·維特根斯坦後來皈依新教,並於1839年與壹位名叫範妮·芬格多的猶太女子結婚。婚後,他和姐夫古斯塔夫壹起做羊毛生意。他們從匈牙利和波蘭購買羊毛,然後專門賣給英國和荷蘭。
卡爾·維特根斯坦出生於1847。他是11孩子中的第六個。三年後,他們壹家搬到了奧地利的弗森多夫。卡爾·維特根斯坦的四個弟弟妹妹都出生在那裏。1860年,他們家搬到了維也納,父親在那裏做房地產生意。
在11歲時,卡爾·維特根斯坦第壹次試圖逃跑。17歲時,他在學校寫了壹篇質疑是否有不滅的靈魂的短文,於是學校警告他退學。壹年後,1865,他離家出走,從壹個大學生那裏買了壹本護照,去了紐約。在此期間,他做過服務員、記賬員、教師和守夜人。直到兩年後,他才回到維也納。然後這段不尋常的經歷讓他明白了壹個道理:“人的生活總是從安逸舒適走向艱難,就像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的苦役壹樣。誰都無法自助,只有無盡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1873卡爾·維特根斯坦在布拉格娶了壹個猶太家庭的鋼琴家。壹年後,他們搬到了Teplice,後來又搬到了維也納的壹棟別墅。
卡爾·維特根斯坦(Carl Wittgenstein)在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了短期工程後,開始從事技術繪圖員和工程師的工作,他的工作給他帶來了奇跡般的經濟成功。起初,他在泰普利采的軋鋼廠工作。1876當選管委會,1877當上主任。幾年後,他也成為了這家工廠的主要股東。
1886年,卡爾·維特根斯坦接管了布拉格鋼鐵工業協會,建立了奧地利第壹個鋼鐵壟斷企業。1887,繼續買鋼廠。1890年,他把上施蒂裏亞的鐮刀業集中到了烏滕貝格聯合鐮刀廠。他的影響力在1897達到頂峰,當時他購買了奧地利阿爾卑斯冶金集團的大部分股份。此後,他嚴格執行合理化和中央集權的政策。
1898年,他辭去所有職務,賣掉奧地利工廠,將巨額財產轉移到國外,然後帶著妻子環遊世界。
與其他成功的猶太銀行家和企業家不同,卡爾·維特根斯坦拒絕被提升為貴族。他曾說自己是維特根斯坦而不是普通的“環街伯爵”。他本人也散布謠言說他的家族可能是德國貴族的私生子(比如塞納-維特根斯坦家族)。
卡爾·維特根斯坦慷慨贊助了當時的藝術界。他為維也納分離主義者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像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古斯塔夫·馬勒、布魯諾·瓦爾特和巴保羅·卡薩爾斯這樣的音樂家是維特根斯坦家的常客。在家裏,卡爾·維特根斯坦是壹個專制的丈夫和父親,他的孩子經常受到他的責罵和懲罰,這尤其可能導致兒子們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