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轉載?因為數學是科學。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只是我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和利用它。
今天我們炒股壹族討論股市是不是憑感覺買賣。還是遵循規則買賣?
可想而知,稍微有壹點分析基礎的人,都會選擇遵循規律買賣。
憑感覺買賣是不靠譜的。妳今天賺了,總有壹天要還的。妳盈利的不是因為妳的感覺有多強,而是因為市場環境好。
而按規則買賣,雖然可能有小概率虧損,但大虧小虧是大概率。
如果規則是量化的,也就是把買賣點量化,它的勝算會更高。
為了量化買賣點,必須運用數學理論,科學地做出量化買賣點。
數學集合論中的集合、函數、關系、等價,以及代數、幾何、拓撲學中的開集、閉集、連通空間都存在於股票市場中。
那些連續的數字每天都在告訴我們未來的答案。
只是有些解決了,有些因為知識有限沒有解決。
市場的規律是由有序和無序組成的。有序的市場可以用數學科學量化,無序的市場只能等待,等待從無序到有序的演變。
然後,盡量做已解決確定性大、勝算高的買賣點,放棄未解決沒有勝算的買賣點。
這只是我的拙見。反正在我看來,數學是美的。
以下是壹篇我認為很好的文章,轉載自和君商學院。
數學之美
林大華和君尚雪昨天
編者按:AI的核心是算法,是代數、計算數學、概率論、統計學等數學理論的結合。所以對於人工智能的學習來說,數學基礎是第壹道也是最大的門檻。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香港中商湯聯合實驗室主任林大華教授在回顧自己的研究歷程時深有感觸。作為壹名2012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計算機專業學生,他無意中深入到了數學的旅程中。本文是林大華教授讀書期間的自述文章。他分享了數學是如何從初級壹步步發展到高級的,更高級的數學對於具體應用有什麽好處,讓我們深入淺出的感受到數學的迷人魅力。
來源:商湯科技商湯科技
以下為林大華教授自述:
為什麽要深入數學的世界?
作為壹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無意成為壹名數學家。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爬上巨人的肩膀,希望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更深入更廣泛地看看自己學了什麽。說起來,剛來這所學校(麻省理工)的時候,我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壹段數學之旅。
導師原本想讓我做的題目是建立壹個統壹的外觀和運動模型。在當今計算機視覺的世界裏,這個話題沒有什麽特別的。事實上,在最近的論文中,使用各種圖形模型來聯合不同的方面並不罕見。
概率圖模型是對復雜現象建模的有力工具,但我不認為它是萬能的,它不能代替對所研究問題的深入研究。如果統計學習能包治百病,那麽很多“下遊”學科就沒必要了。其實壹開始我也和很多這方面的人壹樣,想做壹個概率圖——導師指出這樣的做法只是重復了壹些標準流程,沒有太大價值。
經過長時間的重復,另壹條路徑慢慢建立起來——我們認為,壹個圖像是由大量“原子”按壹定的空間分布形成的,原子團的運動形成了壹個動態的視覺過程。微觀意義上的單個原子的運動和宏觀意義上的整體分布的變換之間有著深刻的聯系——這需要我們去探索。
在這個課題的深入探索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如何描述壹個壹般的運動過程,如何建立壹個穩定的、廣泛適用的原子表達式,如何描述微觀運動與宏觀分布變換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兩件事:
*我原來的數學基礎遠遠不能適應我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
*在數學中,有很多非常適合解決這些問題的思想和工具,卻沒有被很多應用科學研究者所重視。
所以,我決心開始深入浩瀚的數學海洋,希望再出來的時候,有更強大的武器去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我的旅行並沒有結束,我的視野與這個廣闊而深刻的世界相比還是很狹隘的。本文基於我有限的知識,希望談談我眼中的數學是如何從初級壹步步發展到高級的,更高級的數學對於具體應用有什麽好處。
集合論:現代數學的同壹性基礎
我花了100個小時構思制作了這個9分鐘的視頻,希望能讓妳感受到數學的力量和我們對祖先的感恩。和其他視頻不壹樣,這個視頻的每壹句臺詞都盡可能的被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