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m2剪刀差意義在於體現了銀行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情況,反映出貨幣政策的效果和風險。
社融是指社會融資規模,包括新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債券發行、股票發行等各種形式的融資方式。M2是指廣義貨幣供應量,包括流通中的現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剪刀差是指M2增速與社融增速之間的差距,通常是社融增速高於M2增速時出現的現象。
剪刀差的出現說明了銀行資金註入實體經濟的速度快於貨幣的發行增加,即銀行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效率相對較高,信用創造效應也更為明顯。另壹方面,剪刀差過大也可能會導致貨幣過量流入房地產等領域,造成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
M1-M2剪刀差已基本處於底部區域,未來M1增速回升幅度將超過M2,兩者增速差將逐步企穩回升。考慮到基本面滯後M1-M2約2個季度,短期內債市行情難言反轉。
貨幣供應量分析:
由於M1統計的貨幣屬性呈短期性,與經濟金融交易、債務清償活動關系最為緊密,因此從歷史來看,M1的增速波動幅度也較大,且周期性明顯。最近的壹輪周期從2015年3月至今,其中2015年3月—2016年8月為M1增速的上升階段,最高增速達到25.3%。
主因房地產銷售和發債規模增加。具體來看,15年開始房地產企業銷售爆發式增長帶來房地產企業存款大幅上升,是M1上升的最重要原因。15年開始企業債的大量發行,也推動資金流入實體,企業存款相應增加。
同時,銀行與非銀機構的通道業務規模大幅增長也推動了M1的上升;16年來地方債大量發行也增加了政府存款。2016年10月以來M1增速回落,主要因為:貨幣政策收緊,房地產政策調控,房地產銷售持續下降,居民存款向房地產企業存款轉移速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