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差異促成了交易。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能達成,單買單賣是絕對不可能達成交易的。交易必然是有人看空後市,有人看漲後市,產生巨大分歧,各取所需,然後交易就完成了。
2.縮水。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其清淡,多數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存在分歧,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3.放量。成交量壹般出現在市場趨勢的轉折點,很容易突破或破位。
4.堆積體積。主力在底部要拉升的時候,往往會把成交量做得很漂亮。過去幾天或幾周,成交量慢慢放大,股價慢慢被推高。在近期的k線圖上,成交量已經形成了壹個土丘狀。堆的越漂亮,越有可能產生大行情。反之,高位的樁,說明主力已經不玩了,正在大規模出貨。
5.數量不規則性被放大和縮小。在沒有突然利好或者市場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突然放出巨量歷史,然後沒有余音,壹般都是實力較弱的莊家為了吸引眼球而做的。
擴展數據:
股市的交易量是買賣雙方達成的交易數量,是單方面的。比如壹只股票的交易量是10萬股,也就是說是買賣雙方的意願達成的。計算起來,交易量是10萬股,即買方買入10萬股,賣方賣出10萬股。交易量的計算是雙邊計算的,比如買方10萬股加上賣方10萬股,就是20萬股。
股票市場的成交量反映了交易的數量。壹般可以用交易股數和交易金額兩個指標來衡量。目前深滬股市兩個指標都可以顯示。
1.當大盤長時間持續上漲時,出現成交量大幅增加,但股價上漲乏力,在高位徘徊,無法再次大幅上漲,說明股價在高位大幅波動,拋壓較重,從而形成股價下跌的因素。股價連續下跌後,低位出現較大換手率,但股價沒有進壹步下跌,價格只有小幅變動,這是買入的信號。股價隨著交易量的增加而上漲,這是市場的正常特征。這種量增價漲的關系,預示著股價會繼續上漲。
2.在壹波波段中,股價隨著成交量的增加而上漲,突破前壹波的峰值,創出新高後繼續上漲。但股價上漲在這壹波帶的整體成交量水平低於前壹波帶,價格突破新高,但成交量並沒有突破壹個創新水平。這是股價在這個波段內的壹次值得懷疑的上漲,也是股價走勢的壹個潛在反轉信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股票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