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鳳凰衛視的問題

鳳凰衛視的問題

鳳凰衛視是

壹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華語電視臺,主要服務大中華地區觀眾。於1996年3月31日啟播,旗下的

鳳凰衛視鳳凰衛視中文臺、鳳凰衛視電影臺、鳳凰衛視資訊臺、鳳凰衛視歐洲臺及鳳凰衛視美洲臺透過亞洲三號S衛星、EUROBIRD衛星及美國DIRECTV和ECHOSTAR衛星直播平臺,覆蓋亞太、歐美、拉丁美洲及非洲逾壹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 此外鳳凰衛視還擁有鳳凰周刊和鳳凰網,使集團成為壹間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的多媒體跨國機構。集團並致力發展多元化業務,包括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合組“北京同步廣告傳播有限公司”,以拓展國內廣播廣告等經營合作市場。 鳳凰衛視是少數幾個獲得中國大陸部分地區落地權的境外媒體,更是首家海外電視臺獲準在中國合法廣播;而事實上,早在1996年鳳凰衛視開播以來,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酒店和高級住房以及政府辦公室,已經可以接收到鳳凰衛視的節目訊號。目前中國大陸珠三角地區的普通居民家中,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接收鳳凰衛視節目訊號,鳳凰衛視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不過對於以前面向亞洲播出的衛視中文臺來說,其覆蓋面縮小了不少,因為之前的衛視中文臺已經進入了全國的有線電視系統,而不是只有珠三角地區。在中國互聯網上壹直可見眾多網民將鳳凰衛視與中國國營媒體中國中央電視臺作比較,認為由於其總部在香港所以比內地的新聞更加開放與客觀。不過也有認為表示,鳳凰衛視壹直都是走的左偏中立擦邊球似的報道方式;這點在目前中國大陸的新聞環境下,也有著繼以生存的能力。 值得壹提的是,鳳凰衛視其中兩個大股東劉長樂和陳永棋,先後於2000年和2005年開始投資香港主要

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媒體之壹-亞洲電視和香港近年迅速崛起的娛樂及經理人公司--金牌娛樂,兩人曾是上述兩間公司的最大股東,但在2007年將亞視和金牌娛樂的主要權益分別售予查懋聲/查懋德兄弟和寰亞綜藝集團。劉長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退伍軍人,在成為商人之前,曾經在中國媒體工作。2000年劉長樂投資亞視的行為,引發香港傳媒界的高度觀註。因為立場傾向於中國政府的鳳凰衛視可能影響亞視所謂的新聞自由。《明報》社論說,中資入股亞視後,可能會專註中國大陸市場和照顧大陸居民的口味,使得亞視的口味“大陸化”,偏離香港觀眾的興趣。亞視新聞部更因此出現大量資深員工外流,新聞部立場偏左,收視和公信力大跌。 2000年6月30日,鳳凰衛視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6年6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移動(香港)集團”出資12億港元,購入鳳凰衛視19.9%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控股的“今日亞洲有限公司”為第壹大股東,星空傳媒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