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二手生產線老舊低效。他們在現在的產業生態中還有競爭力嗎?會給我國液晶面板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國內企業和地方政府應該接手嗎?
中電熊貓6代線已經虧損。
中國大陸最早的二手液晶面板生產線來自夏普。
夏普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約為6543.8+03億美元。為了彌補虧空,夏普在2009年決定將龜山的第6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出售給中國電子,中電熊貓第6代TFT-LCD面板生產線由此誕生。
中國電子與夏普正式簽署轉讓協議。
中電熊貓6代線作為中國大陸第二條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具有諸多優勢:壹方面引進了夏普10代線使用的UV2A等技術,產品性能指標處於當時世界領先水平;另壹方面,依托中國電子、冠捷科技、熊貓電子、夏普等企業,實現了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確保了出海通道。
但是中電熊貓六代線已經虧損多年,壹直有傳聞說要出售或者出租。中電熊貓內部人士認為,中電熊貓6代線的管理團隊已經落伍,抱著“寧可不工作,不求上進”的心態,沒有創新精神,很難經營壹個高度市場化的液晶面板業務。
新力的三條二手線都不盈利。
二手生產線似乎很難擺脫虧損的命運。壹直追求低投入的新力,先後從三星顯示購買了三條老生產線的設備,在國內投資建廠,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實現盈利。2013年,新力與三星顯示洽談購買4.5代線設備時,液晶面板市場保持良好勢頭。而且新力惠州4.5代線的工作人員更專業。新力的前員工指出,他們遵循了設備拆卸和安裝的整個過程,使生產線進展順利。據了解,新力惠州4.5代線於2014年開始拆解,2015年安裝,2016年底進入量產。但由於老本行,壹直處於虧損狀態。
新立汕尾5代系
新立梅山5代系
廠商還是熱衷於推出二手線。
即使中電熊貓6代線、新力惠州4代線、新力汕尾5代線出現虧損,仍有大量企業熱衷於引進日韓老生產線設備。面板行業的後來者希望通過較低的成本快速建線,地方政府也希望以較少的投入引進高科技項目,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雙方的巧合,催生了禾豐泰南潯8.5代線、嘉泰欽州7.5代線、華銳光電鄭州5代線等二手生產線項目。
華銳光電鄭州五代線
華銳光電鄭州五代線項目就是壹個典型案例。依托中原地理位置和交通樞紐優勢,鄭州發展物流業成效顯著。2019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位居中部六省第壹。
華銳光電鄭州5代線設備來自LG Display老生產線,總投資約55億元,填補了河南省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空白。據了解,首臺工藝設備曝光機已成功搬入,華銳光電鄭州5代線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計劃今年年底投產。
雖然和豐泰在液晶模組上深耕多年,但在液晶電池生產線領域是後來者。他要想快速趕上,需要在短時間內投資幾條生產線,所以禾豐泰在投資策略上非常激進。和豐泰旗下嘉泰在欽州投資7.5代線後,和豐泰在南潯投資8.5代線。
嘉泰欽州7.5代線
和豐泰南潯8.5代線
據王記偉介紹,除了和豐泰南潯8.5代線、嘉泰欽州7.5代線、華銳光電鄭州5代線外,還有其他廠商計劃引進松下8代線、三星顯示L8-1-2、L8-2-2、L7-2生產線等。中國大陸正成為日韓老生產線轉移的熱點。
梳理我國從日韓引進的二手生產線發展現狀後發現,沒有壹條真正盈利,但仍有大量地方政府考慮引進二手生產線,希望通過二手生產線帶動當地面板產業及其配套設施的發展。這個靠譜嗎?
二手生產線上的那些坑
從短期來看,引進日韓老生產線的初期成本比新建生產線低,但老設備存在軟硬件問題,運營成本更高,長期來看可能成本更高。
老設備的硬件部分通常會遇到三大問題。第壹,老設備由於常年運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硬件零部件或配件磨損,尤其是壹些核心設備可能會有嚴重的磨損,需要大量的維護費用。第二,設備和汽車壹樣,可能需要根據實際需要更換壹些損壞的零部件,而舊的設備型號可能已經停產,沒有專門的零部件供應商,需要廠家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其他供應商或者支付高額費用進行定制開發。據壹位業內人士透露,曾經有壹家廠商引進了壹條二手生產線,雖然缺了壹些零件,但還是希望按計劃投產,不得不手動更換相鄰設備的同類型零件。第三,老設備可能缺少壹些關鍵部件,配套廠商可能已經倒閉或被收購,老設備可能無法恢復。
與硬件相比,舊設備軟件存在更多隱患。因為硬件部分是可以更換或者定制的,比如廠商可以把壹些無法修復的控制板或者電路板拆開,然後進行逆向工程,重新雕刻,但是軟件或者控制系統如果有問題或者缺陷就很難恢復,除非找到當時開發軟件或者系統的工程師。嘉泰電子前工程師指出,開發舊設備的軟件工程師可能已經離職,很難找到。或者即使找到了舊設備的原工程師,原業務也可能不復存在。
其實老設備的軟硬件問題只是冰山壹角。設備更新的叠代速度很快,老設備的精度、成品率、材料利用率可能不高,很難和新設備相比,所以老設備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普遍處於劣勢。壹位業內人士指出,要想提升二手生產線的市場競爭力,需要對舊生產線進行改造,或者對舊設備進行升級。比如新力今年嘗試為梅山5代線采購最新的曝光機。
此外,舊設備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因此二手生產線壹般不是BOE、TCL華星等成熟面板廠商的選擇。目前二手生產線主要是新廠商購買。這些廠商的平臺都比較小,很難招到能處理這些老設備的高級工程師團隊,就算有幸招到壹些人才,也不壹定能留下來。比如,嘉泰電子在疫情期間損失了很多高級工程師。壹位業內人士指出,舊生產線的改造,生產線的優化,二手生產線的良好運營,都需要大量有經驗的人才。如果人才短缺,老生產線的低成本優勢就難以發揮,這也是新力二手生產線難以盈利的重要原因之壹。新恩董事長張汝京是在全球市場尋找合適人才,發揮舊設備成本競爭力的關鍵之壹。
如果新廠商還冒險引進舊設備,首先應該引進專業的設備團隊,對二手生產線進行專業的調整。嘉泰電子團隊成員建議,第壹,收購二手設備的廠家,在招聘過程中要挑選有豐富設備經驗的人才,有利於保證老線後續的改造升級和運營。第二,購買二手設備的廠家在購買設備之前需要組建壹個熟悉設備、技術、市場的團隊,對舊生產線的生產成本、產品規格進行專業的評估,甚至要考慮到未來的市場趨勢和生產線規劃。否則很容易買到壹堆沒用或者不全的舊設備,生產成本更高,產品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老生產線該不該引進?
目前,中國和韓國的許多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在關閉或計劃關閉。日本制造商接下來將有大量機會引進舊生產線。他們應該介紹他們嗎?
辛力工程師表示,全球液晶面板產業格局已定,未來幾年基本不會有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新設備供應不緊張,成本比過去有所下降,新生產線建設周期大大縮短。不如引進日韓的老生產線。
中國光學光電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也不主張引進國外落後產能。胡春明指出,第壹,國內引進了很多老生產線,沒有成功的案例;第二,顯示技術進步很快,市場對產品有了新的要求。舊生產線生產的產品可能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第三,老生產線主要生產低端產品,可能會給現有市場帶來不必要的價格沖擊。
中國光學光電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慶認為,目前中國大陸擁有巨大的液晶面板產能,現有的應用恐怕難以完全消化。如果再增加日韓的落後產能,無疑會雪上加霜。如果國內廠商引進韓國領先面板廠商的老生產線,壹定程度上會助推韓國廠商在先進顯示技術上投入更多,使得韓國廠商在技術上更加先進,而接收落後產能的中國廠商會相對落後,不利於中國液晶面板產業升級。
中國光學光電液晶分會呼籲地方政府和企業關註市場和技術風險,謹慎對待日韓廠商落後產能,在面板生產線投資建設上遵循國家窗口指導制度,引進先進技術,進行集中投資,嚴格控制落後產能向中國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