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的三點不足
壹、過於保守,不夠開放
同花順堅持做第三方APP平臺,不做券商的戰略,固然無可厚非。但就其打造互聯網平臺的戰略,快速獲客擴張才能利於不敗之地。在這個時代,把互聯網平臺做大做強是必須燒錢補貼擴大客戶數量的,不是專研技術把軟件做好就完事了。資本市場是看市值和增速的,市值規模落後,業績增速慢,人才和資本等要素方面跟不上,月活用戶的優勢壹點點被侵蝕的話,有被強勁的對手淘汰的風險。所謂逆水行舟,不僅則退。
二、管理層減持。
創始人董事葉瓊玖女士、董事於浩渺先生和王進先生,還有員工持股平臺凱士奧,持續發布減持公告,卻壹直鮮有實質減持動作。 壹是因為股價不夠高,那幾個股東不願意減持,二是因為成交量不夠大,想減持也不容易。長遠來看,除創始人外,創業期其它的元老們不想繼續打拼了,早點淡出公司管理,讓新鮮的年輕血液進入,或者引入大佬(如騰訊,阿裏,高瓴之類)戰略投資者,對公司長遠發展大有好處。例如恒生電子,引入馬雲的螞蟻集團控股後,這些年發展非常好!
三、周期性太強。
靠股市行情吃飯,股市行情好的時候散戶們熱錢高漲,產品好賣;熊市的時候大家虧了錢,將炒股視為洪水猛獸,壹言不合卸載APP。因此,持有的投資者,要註意市場熱度下行的風險。因為,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公司;盡管有缺點,但不影響東方財富、同花順、恒生電子都是行業翹楚,它們的競爭力大幅領先壹般券商或者同行軟件,包括但不限於通達信,大智慧,金證股份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