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創新未來基金可以退出後,該走還是該留?先說基金經理的能力。

創新未來基金可以退出後,該走還是該留?先說基金經理的能力。

在11.5申請上市並引起熱議後,5只“螞蟻配售”基金提出了更為便捷的退出方案。

為什麽有螞蟻的創新未來基金不能直接贖回,而要轉換成B類份額才能退出?

投資者終於有了“退出自由”

新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5創新未來基金將設立新的B類份額,持有人可通過提交申請將其現有份額轉換為B類份額,並自動贖回。

2.退出選擇期為壹個月(2020年10月23日至2020年2月22日,165438)。之後,B類股份將被取消,未選擇退出的持有人將繼續持有原始股。

3.免除本基金成立至65438年2月22日的基金管理費、托管費和銷售費,以利投資者。

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通過三種方式處理:繼續持有、轉入B份額後退出、轉入托管後場內交易。

在此之前,由於螞蟻戰略配售作為賣點的創新,未來18個月的封閉運作基金沒有配售對象,不少市民呼籲“封閉開放”,滿足資金回籠的合理需求。

然而,6月5日,165438+五家基金公司聯合提出了申請上市的方案。由於掛牌交易涉及股票開戶、轉托管操作復雜、折價概率大等問題,很多市民並不買賬。

現在上述問題終於解決了,投資者終於有了“退出的自由”。

我該走還是該留?我們不能壹概而論

在解決了“能不能退出”的問題後,投資者還需要靜下心來思考“要不要退出”。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損失螞蟻戰略配售的利潤後,5只創新未來基金為5只普通混合型基金,封閉運作18個月。因此,投資者也需要回歸基金投資的本質,重新審視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和水平。

歸根結底,投資者可能需要問自己:沒有螞蟻配資的穩定收益,妳還信任這些基金經理嗎?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易方達、華夏、中歐、鵬華、匯添富這五家基金公司,以及、周英博、王、老界南、周克平這五位基金經理在業內的知名度,也是螞蟻和基金公司深思熟慮的結果。

但仔細對比,五家基金經理在資質、投資風格、風險控制、大基金管理能力等方面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因此,去留不是壹個籠統的問題,不同的基金經理有不同的答案。

1,投資風格和資質

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影響著投資方向、資產配置、風險偏好等,與基金業績密切相關。

比如易方達陳皓,成長投資風格,擅長TMT、醫藥生物、先進制造等領域。其行業配置相對均衡,基金經理近八年平均年化收益在18%左右。

鵬華的王是資深消費者。曾管理某消費基金近10年,平均年化收益約16%。

田慧老街南更傾向於價值風格。以前以大盤股和中盤股為主,小盤股很少配置。行業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銀行保險、材料化學領域,近五年平均年化收益約為65,438+06%。

中歐基金選擇了團隊合作。掌門人周英博的投資理念是行業輪動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在另外兩位基金經理中,邵傑擅長TMT和新能源,而劉金輝專註於科技。周英博近五年平均年化收益約29%。

相比較而言,華夏基金周克平資歷相對較淺。2019-1剛開始擔任基金經理,主要倉位在TMT和先進制造板塊。

在不同的投資風格、投資方向甚至基金經理資質下,五只創新未來基金的運作會有很大的不同,業績也會拉大。

2、對大額資金的管理能力

創新未來基金單只規模為6543.8+02億元。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如何適應如此龐大的管理規模和如此快速的規模增速,是壹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最新管理等級:

2019年末管理規模:

鵬華基金的王是五位基金經理中最大的壹位。

但值得註意的是,2019年末,王的管理規模僅為43.64億元。不到壹年的時間,他已經發行了五只新基金(剩下兩只),管理規模迅速增長到554.26億元,增長了11倍。

其他4位基金經理中,周克平今年以來管理規模增長了6倍,陳皓和老傑南增長了約2倍,周英博增長了0.8倍。

雖然基金規模的擴大並不壹定與業績成線性關系,但或多或少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尤其是對於高換手率的基金經理來說,意味著很多微觀操作將難以進行。

從換手率來看,老街南和陳皓的換手率相對較低,尤其對於老街南的投資風格來說,規模增長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

周英博的成長經歷在五位基金經理中比較特殊。

與其他基金經理不同的是,從2017二季度開始,周英博的管理規模壹直在穩步增長。2017、2018、2019年末,秤分別易主。

他在季報中也多次提到,從2019開始被管理規模困擾。在最新的三季報中,周英博寫道:

我們經歷了幾個季度規模擴張的持續挑戰,回過頭來看,有很多應對不當。總結壹下我們長期不能講的經驗教訓,我們認為投資的本質應該是重在選股。

壹方面,它從第二季度開始對其投資的主要領域和行業進行了持續關註;另壹方面,在股權集中度方面,我們也從三季度開始有了明顯的提升。綜上所述,希望多做減法,專註於研究後看重的投資機會。同時,我們擴大了基金的管理團隊,以應對新基金帶來的數量和規模的擴大。

王宗呵呵和周克平的投資也存在這個問題嗎?而這兩位基金經理會如何應對?

3、控制撤退的能力

控制回撤是基金經理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漲比跌更難,50%的跌幅需要100%的漲幅才能回血。

以下是五位基金經理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舉例:

周英博、老界南、陳皓是三位回撤控制相對較好的基金經理,近三年最大回撤控制在25%以下,三位基金經理在2018的大熊市中年跌幅小於20%,風險控制能力較高。

從五只基金的最新情況來看,截至6月6日165438,五只基金自成立以來,已經投資運作了壹個月左右,但業績表現不壹。wind數據顯示,5只基金成立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5%,其中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中歐創新未來,10年6月9日成立以來收益超過3%。

當然,壹個月太短,短期的表現說明不了什麽。這五只基金在18月封閉期結束時能交出怎樣的成績單,還有待觀察。

本文來自藍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