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港口行業的盈利模式
隨著上半年美國經濟的衰退,國內外貿出口也出現下滑。受此影響,上半年國內港口行業無論是吞吐量還是盈利能力都出現了壹定的放緩。分析師認為,目前可能還不是港口行業最困難的時刻。如果制造業繼續低迷,明年港口行業可能出現同比負增長。因此,港口的盈利模式需要從單純依靠裝卸費轉向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來增加收入。根據各大港口近期發布的上半年業績指標,受外貿出口放緩以及國內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困難和轉移的影響,上半年沿海港口集裝箱運輸增長16.6%,由多年20%以上的增速首次降至20%以下,降幅超過6個百分點。上海市組合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指出,上半年,受人民幣升值、國家外貿調控政策和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呈明顯下降趨勢,我國外貿順差規模明顯縮小,累計貿易順差99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8%,凈減少1321億國信證券研究總監、中小盤股票首席分析師唐建華指出,美國次貸影響深遠,持續時間長,預計全球經濟復蘇需要壹段時間。如果制造業繼續低迷,明年港口行業集裝箱吞吐量可能面臨更為艱難的同比負增長局面。然而,幹散貨的需求往往滯後於經濟4-6個月。隨著市場需求下滑傳導至上遊原材料,明年幹散貨市場不容樂觀。然而,唐建華認為,目前日益困難的商業環境,另壹方面,促進了港口的盈利模式進入供應鏈時代。唐建華表示,港口僅依靠裝卸費作為利潤來源的時代已經結束,越來越多的國內港口開始發展裝卸業務衍生的相關物流業務,如陸地經濟、物流、駁船運輸、銀行、船舶修理、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目前國內壹些大型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已經達到壹定規模,由此貨物衍生的物流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唐建華指出,在港口盈利模式的高級階段,1美元的裝卸費會帶來5元的相關收入。我國港口在經歷了前幾年年貨運量和產能的爆發式增長後,剛剛進入升級階段,這也可能是未來港口應對宏觀經濟困難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