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原理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壹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壹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股票是壹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壹部分,即可和企業***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壹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壹,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擴展資料:
股份公司在沒上市之前股東持有的叫股份,上市之後才叫股票。
1、上市之前:
總股本數量=註冊的資金數目(因為A股裏面,1股=股票的面值(也就是1元))。此時,可以對股份進行買賣操作,比如:壹個公司的註冊資金為100w,由10個股東***同出資註冊,每個股東的出資金額都是10w。
則每個股東持有該公司10%的股權,現在有第11個股東想買該公司的股權,這個股東想出資20w買下原來10個股東裏面的兩位股東的股權,如果那兩位股東同意,則買賣成交。
公司在沒上市之前,公司的每股的價格是不會變化的,壹直是1元/股,此時的股份叫原始股,也叫股本
2、上市之後:
上市也就是公司要在原始股本之外,多拿出來壹些股份(註意:此時還是叫股份,和原始股的股份沒有任何區別,不要把股份和註冊資金混淆,雖然上市之前,原始股的數量=註冊資金的數量,但是公司在上市的時候,股份的發行量是由公司所決定的。
也就是說公司想說我公司要發行多少股就說多少股,只不過會根據實際情況指定壹個發行數量,因為發行的股票太多的話,公司內部股東的股權將會被稀釋的厲害,不容易控制整個股權局面)放在市面上流通,這些股票是虛擬的商品,是人為的指定出來的壹個概念。
這些股票是在原始股之外的,壹般來說上市後所發行的股票的數量不能低於股本25%,比如上面所說的股本是1億股,則發行的股票數量應該不能低於2500w股,壹般會在3500w股以上。此時:總股本=原始股數量+發行股數量,因此原來的那10個股東的股權將會被稀釋。
百度百科-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