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最近壹個季度的生豬價格走勢,可以發現生豬價格確實從6、7月份開始呈現整體上漲的趨勢,並且已經在高位運行了壹個多月。雖然本月窄幅下跌,但很快又會回升。我們討論兩個問題。是什麽促使豬價在6、7月份再次上漲?是什麽促使了8、9月份的高位運行?
上半年3、4、5月生豬和豬肉價格連續14周下降,豬肉價格也從30多元降到最低24元。豬肉價格下降的原因之壹是春節後豬肉消費本身處於淡季。另壹個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影響,豬肉消費大幅下降,比如學生不開學,工地不開工,餐飲業不開業。
豬肉價格也在兩會召開前後降到最低。但兩會的召開,預示著全國疫情的轉折。後續工地開始復工,餐飲行業開始復蘇。豬肉消費開始回升,促使生豬價格開始回升。隨著豬肉消費基本恢復到2019年末的水平,生豬和豬肉價格也繼續上漲。此外,7、8月份很多地區遭受洪澇災害,壹定程度上影響了生豬養殖,生豬運輸也比較困難,促使豬價上漲,而生豬和豬肉價格也不負眾望,回到了去年底的水平。
近期豬肉價格維持高位,窄幅波動是生豬供需博弈的結果。豬價壹跌,就會捂盤惜售。規模化養豬場需要依靠利潤來完成自身的補欄和擴張,搶占各個市場的計劃。散養豬場需要借助這波行情為自己積累更多的資金,所以豬價很難下跌,屠宰企業只能往下挖壹毛錢。
屠宰場企業和消費者都希望豬肉價格快點下來。屠宰場企業可以增加豬肉銷量,消費者可以吃到便宜的豬肉。因此,如果豬肉持續高企,消費者會抵制高價豬肉,而屠宰場企業會打壓豬價以控制豬肉價格,這是豬肉價格沒有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仍然非常缺豬。
然而,最近仍然有壹些關於豬肉價格的消息,其中最具爆炸性的是唐人神主席的說法,即豬肉價格將在2022年達到拐點,並可能跌至4或5元的價格。此言壹出,生豬股暴跌,甚至部分股票直接跌停。不管這個說法是真是假,至少說明後期生豬和豬肉價格確實會進入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