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林國芳的整體家居概念 跨界延伸產業鏈

林國芳的整體家居概念 跨界延伸產業鏈

搜狐記者:今天很高興能夠采訪到富安娜藝術家紡董事長林國芳先生,林總您好!富安娜的定位是“藝術家紡”,請您跟我們介紹壹下其對生活方式的引導?

林國芳:實際上壹個企業能夠引導生活方式,說明這個企業是走在前面的,生活方式的引導就意味著企業要不斷創新。現在,中國的家紡還沒有完全達到消費者所要追求的時尚化,更別說“時尚系列化”。我認為,以時尚的元素加上企業的本身的東西能夠做到更加系列化,系列化就是給人家壹種搭配,包括壹些整體家居搭配,這些就是壹種對生活方式的引導。

我們現在市場上最缺的是在家的設計布置方面的整體搭配,比如說墻紙、窗簾、床上用品等整個風格搭配理念。富安娜下壹步要做這壹塊的工作,我們會定多種風格模板,並會在網上展示我們整套風格的產品,使我們的整套產品有壹定的標準化。

搜狐記者:林總提到了整個大家居的概念,包括把家紡產品除了應用到床上、墻上,也應用到了家居產品其他領域。目前馨而樂將產業鏈延伸到了絲巾、女包等,請您針對大家居的理念談壹下。

林國芳:我們將床上用品延伸到其他的產品如家居用品、個人時尚消費品等領域,風格不變,可以增加壹些產品的賣點,來提升單店的銷售量,這也是我們的壹個策略。

搜狐記者:品類的跨界可能會遇到些問題,您怎麽看待的?

林國芳:我們的這種“跨界”與傳統的“跨界”不同,我們是以“內延式”跨延展產品線,例如提出“大家居”概念,做窗簾、包等軟家裝產品,其實只是家紡產品的延伸。壹方面跨界滿足消費者不斷地多元化的需求,忠誠度會提高,品牌的價值也將會得到進壹步的提升。另壹方面在市場競爭中有更多的產品類型供選擇,能確保有足夠可支配的資金抗擊外來的沖擊力。

老板或設計師有個性 才能避免同質化

搜狐記者:我們也了解到富安娜是家紡行業裏最重視研發創新的企業之壹,請您就目前中國家紡行業的研發現狀與國外行業作壹下對比。

林國芳:中國的家紡企業,與國外的企業相比,差距在於軟實力的差距,最先進的設備妳可以買回來,但是設計的理念以及對素材的運用,這些是需要軟實力的,中國目前這壹塊比較缺乏。因此,我認為目前中國的家紡行業與國外同行相比較,最大的差距並非產品的質量問題,而是落後在研發和設計這個軟實力上。

研發是國內家紡業最需要突破的壹個問題,要解決研發的問題,首先得解決產品同質化問題。同質化首先是老板的同質化、員工的同質化,然後引發產品的同質化。在家紡行業,企業間跟風、抄襲現象比較嚴重,所以造成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多。同質化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壹個很大的瓶頸。要避免同質化,我認為首先設計團隊要把握這個品牌的風格怎麽樣延伸下去,要找什麽樣的素材才能把壹個品牌做起來。這就要求企業帶頭人,以及設計師要不斷培養自己在審美領域的獨特氣質與個性,幫助品牌樹立風格,這些都是要下定決心,並不斷改進,才能做得好的。

搜狐記者:據我們了解,壹直以來,您都親自帶領富安娜設計團隊進行研發設計,業界稱您是富安娜的“設計總監”,您豐富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哪裏呢?

林國芳:我壹直告誡我的團隊,雖然富安娜企業已經在行業內領先,但藝術的追求卻是永遠沒有終點的。藝術絕不是會在布料上塗畫那麽簡單,要成就藝術家紡,必須有三個支撐面: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

所以設計是需要壹些靈感的,我們創造壹個故事,做壹件美的東西,要想它們變得有藝術味,需要摻合壹些歷史的元素進去,逐漸讓它變成壹種文化。

我每年多次帶研發團隊去歐洲考察,從國外的文化、環境、歷史、建築、宗教信仰等壹切元素中尋找靈感,進行創作。這並不是我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而是用國際化的視野來看中國,只有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攝取養分,凸顯中國元素,融合國際潮流,中國家紡才能形成鮮明的理念與設計風格,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2010年,我們與意大利設計公司Concept style合作,開始踐行融合世界潮流與中國元素的壹種方法。目前,我們把旗下的維莎品牌交給對方,壹年設計兩季產品。“我們實際上是找壹種世界的視角,以世界的眼光去探索中國的文化,學習他們運用、提煉文化素材創造藝術產品的方法。”未來,我們還計劃面向全球吸納設計師。國際化的視野,或將使富安娜更接近國際品牌。

企業留人更留心 專註的綜合型人才

搜狐記者:富安娜推出“安居工程”千套計劃,您和夫人用個人財產去銀行抵押,為員工貸款首付購房,讓員工實現安家夢的事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註,能談下支持您這麽做的原因。

林國芳:壹個員工跟對了壹個行業,跟對了壹個企業,跟對了壹個上司,才會有發展。壹個企業要做大容易做強難,贏得關註容易贏得尊重難,創造利潤容易創造和諧難,所以應該融入到社會中去。我們追求的價值是美的追求,壹個企業要和社會、員工、家庭之間平衡了才能團結,才能發展。

富安娜將員工視為利益***同體,當我們給員工目標、方向時,幫助他們成功後,他們會更賣力地為這個企業服務。企業不是留人,是留心,讓心能夠生根下來,我的千套計劃就是讓員工的心生根。這不是喊口號,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用這種方式幫助員工購買了130套房。我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有800多套房等著我去解決。我常跟員工說:“我現在已經不是追求個人財富了,我把員工想要追求的財富設置給妳們,讓妳們更好地奮鬥。風險是我林國芳自己的,幸福是妳們的。”壹個企業家要有堅強的意誌力,從小我,到中我,追求無我才有壹個大的格局出來。講來講去還是思想的競爭,妳的思想是什麽樣的,企業也是什麽樣的。

搜狐記者:現在外界給您貼上了壹些標簽:工作狂、設計師、慈善家……,您自己是怎麽評價自己的?

林國芳:評價我自己的話,實際上就是白幹的老板,白活的老板,又不會抽煙,不會喝酒,不會打高爾夫,整天是對美的事業的追求。我喜歡讀書,但經常會感覺到時間不夠用,只能利用下班回家的時間學習。我的生活基本上是兩點壹線:工作、回家,很簡單。

搜狐記者:有人說您像喬布斯,您怎麽看?

林國芳:我很欣賞喬布斯的專註精神,他是在改變世界,我希望我也能將美帶給更多的人。

搜狐記者:剛才在我們的閑聊中,壹個基金經理提到您不要只是強調您是設計師,實際上您的營銷也做得很好,富安娜的股票收益也非常好,您是壹個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林國芳:我給自己定的是“綜合性的人才”,我覺得壹個企業家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才能將企業做大。我自己有四個追求,壹個是對美的事業的壹種追求,對財務持續增長的壹個追求,員工良好的勞動關系的追求,還有壹個必要的社會責任的追求。實際上我的人生很簡單,就是這四個追求而已。軟實力樹品牌形象 家紡行業前景光明 搜狐記者:您怎麽看待壹個成功的企業家?您對自己還有什麽樣的要求?

林國芳: 中國品牌現在正處於品牌打戰的階段,品牌還未到成熟的階段,我們應該更多了解中國人需要什麽。中國人從頭到腳,從皮鞋到洗發水,最好的東西都在用國外品牌,國外已經在品牌上壹定程度占領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企業做到壹定規模的時候要考慮行業的發展,我們家紡企業尤其是大的家紡企業應該走出去,樹立起民族品牌的旗幟,因為我們走出國門,代表的就是壹個民族下的壹個行業,而不能僅僅只關心企業自身利益得失的問題。比如在法蘭克福家紡展等活動,我覺得企業更應該看重國外對我們的評價。

對於企業來說,除了廠房、設備、資金等硬實力,更重要的是軟實力,軟實力在於企業文化、企業價值理念、管理思想等,中國最缺的是軟件,這需要領導者有經營未來的思路,並長期去努力。

搜狐記者:我目前觀察到以富安娜為主的三大家紡上市企業,在逆勢中前行,請您介紹壹下這方面的情況以及對下壹步家紡行業大的發展趨勢的預測?

林國芳:就國內家紡市場而言,我認為現在家紡行業還在春秋戰國,還沒有到三國時代,因為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在跑馬圈地擴張勢力,並沒有精耕細作作品牌,所以品牌市場的空間是很大的。我常說,家紡行業是艱難的,即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頭頂是天空,沒有天花板,意思就是沒有很多外國大牌在前面擋路,而不像壹些運動、服裝類品牌,有很多大牌在前面攔著,所以家紡行業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再加上中國是壹個消費大國。雖然受壹些經濟的影響,多少會有市場有些影響,但總的來說,確是壹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

搜狐記者:有些人提到接下來的家紡行業將面對的是行業洗牌,強者更強的發展時機,妳怎麽看?

林國芳:就像動、植物界的食物鏈規律壹樣,任何行業、任何市場都會存在這樣的發展規律。只有打不死才能站起來,當壹棵小樹已經長大,下面的樹要接受陽光雨露就會很難。

搜狐記者:好的,謝謝林總。 (文/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