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也是購買股票的股民,但是它可能是壹個機構,具有比較強的資金實力,例如,有5億元或者更多的資金。
假如它在某壹兩天拼命買同壹只股票的話,由於賣股票的人的股票數量有限所對應的資金也有限,那麽股價會很快就升高,那麽它繼續買入的成本就高了,所以它通常是買壹點,就等壹等,等價格跌下去再繼續買,最好能借大盤下跌形勢不好的時候,趁大家賣出的時候它買入,那麽它用半個月或者更多的時間,把它的壹部分資金花掉,都買成這只股的股票。這個階段叫吸籌階段。
等到它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它就再急速買入股票,或者自己買自己賣,把股價拉高,這時普通股民看到這只股票漲得快,也跟著買。這叫拉升階段。
等到莊家看到股價相當高的時候,它就開始逐漸賣出獲利,因為它手裏的股票太多,如果壹起都賣的話,股價也會迅速降低,這樣它就無法賺到錢了,所以它也是賣壹點,就等壹等,它同時造成股價還可能會上升的假象,誘使普通股民繼續買入,它借這樣的機會逐漸把股票賣掉,這個階段也要花半個月1個月的時間,由此獲利。這個階段就是出貨。
自己買自己賣的事情,舉個例子,妳買了壹瓶礦泉水,花了2元,妳加價變成4元賣給妳的合夥人,他再加2元再賣給妳,妳再加2元賣給他,這樣兩個人買來買去,這瓶水就會漲到30元,妳倆這樣互相買賣的話,這瓶水最後落在誰的手中,誰就賠。但是如果最後漲到30元的時候,妳說這瓶水是壹瓶喝了可以長壽的保健飲料,讓第三者花30元買去的話,妳倆就都賺錢了。莊家,就是前兩人(莊家往往自己就有很多股東帳號),而後面那個上當的人,就是普通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