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代:科尼利爾斯的傳奇創富歷程
1794年,未來的鐵路大亨科尼利爾斯·範德比爾特出生於紐約史坦頓島,他的父親是個沒讀過書、寡言少語但吃苦耐勞的人,母親菲比·漢德在壹個小康環境中長大並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成長的過程中,科尼利爾斯受母親影響非常大,即使後來已經很成功時,他也會時常詢問母親的意見。11歲時,科尼利爾斯離開學校並開始在紐約港的碼頭上為父親的帆駁船效力。早年的船運生活使得他的體格越來越強壯,駕船技術也越來越高超,沒過多久他就成為了壹名出色的水手。
1810年,在科尼利爾斯僅16歲時,他向母親借了100美元,開始創業歷程。母親為了檢驗他是壹時頭腦發熱還是真有創業幹勁,提出壹個苛刻的借款條件,即在科尼利爾斯16歲生日前把壹塊8英畝處女地開墾出來,並種上農作物。為了借到這100美元,科尼利爾斯生日前的4周時間都在開墾土地和種植莊稼中度過,並在生日前成功完成母親交代的任務。從此,他開始了史坦頓島與曼哈頓之間的旅客和貨物運送事業。在第壹個航運旺季結束後,他不僅還清了母親的借款,還多給了她1000美元,這是科尼利爾斯事業成功的開始。1812年開始的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期間,科尼利爾斯通過幫軍隊運送要塞物資,使得事業更上壹層樓。
1817年,年僅23歲的科尼利爾斯已經擁有幾艘價值總和超過7000美元的帆駁船,還積累了9000美元現金,雖然稱不上大富大貴,在同齡人中也算是非常有錢的人。就在帆駁船運輸事業蒸蒸日上的背景下,他作出了令人吃驚也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壹個決定:賣掉自己的帆駁船,選擇給別人打工,成為“耗子號”—壹艘體積非常小的蒸汽船的船長。這份工作使得科尼利爾斯有機會深入了解新興的蒸汽船工業,為後來自己的蒸汽船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828年,科尼利爾斯在紐約地區成立了蒸汽船航運公司。他在生意場上精明且富有侵略性,不惜壹切代價與競爭對手進行猛烈的價格戰,這使他很快成為這壹行業的主導力量。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科尼利爾斯擁有的蒸汽船數達百余艘,成為壹只龐大的船隊。1849年,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使得歐美地區掀起了西部淘金熱。科尼利爾斯在鐵路橫貫大陸之前開通了從紐約運送淘金者到舊金山的蒸汽船新航線,這壹服務每年給他帶來的收入超過100萬美元。
1864年開始,蒸汽船的航運業務總體上還是很賺錢,但已經臨近70歲的科尼利爾斯又壹次作出了人生中的重要決定:放棄自己所鐘愛的蒸汽船事業,將事業重心從航運轉到了鐵路。因為他已經洞察到,進入快速擴張期的鐵路系統,將逐步替代航運成為美國運輸行業的核心。科尼利爾斯再壹次利用自己的精明冷酷,在華爾街市場上連戰連捷,不僅獲得了巨大利潤,同時也將哈林鐵路、哈德遜鐵路以及紐約中央鐵路收入囊中,3條鐵路***同撐起了科尼利爾斯“鐵路大亨”的名號。日後科尼利爾斯還陸續將密歇根中央鐵路、湖濱鐵路、加拿大南方鐵路等十幾條鐵路歸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第二代:首次財富傳承,威廉將家族財富推向高峰
1877年,科尼利爾斯逝世的消息傳開後,許多學校、政府部門、車站、俱樂部均降半旗表示哀悼。根據他在逝世前兩年立的壹份遺囑,他的兒子威廉·亨利·範德比爾特(William Henry Vanderbilt)為首要遺產繼承人,繼承大約9500萬美元的財產;他年輕的夫人芙蘭克(Frankie)獲得50萬美元的現金和華盛頓10號街的房子,8個女兒每人獲得50萬美元,這50萬美元壹部分是以鐵路債券方式獲得,另壹部分是通過設立信托基金的方式獲得;鐵路大亨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各式各樣的忠誠員工和朋友也獲得壹定的遺產,最讓人驚奇的是,他從小患病的二兒子科尼利爾斯·耶利米·範德比爾特(Cornelius Jeremiah Vanderbilt)僅獲得總額20萬美元的信托基金,由信托基金產生的利息來支撐他的日常生活開支。
就在同壹年,科尼利爾斯通過壹個遺囑附件擴大了遺產的受益人,給威廉的大兒子科尼利爾斯·範德比爾特二世(Cornelius Vanderbilt II)價值500萬美元的鐵路股票,給威廉另外三個兒子威廉·基薩·範德比爾特(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弗雷德裏克·威廉·範德比爾特(Frederick William Vanderbilt)和喬治·華盛頓·範德比爾特二世(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每人200萬美元。因為給四個孫子的遺產都是通過信托基金的方式傳承,所以這些錢都不用繳納遺產稅。科尼利爾斯將大部分遺產都留給了他的大兒子威廉,這麽做的理由很簡單,他想保持巨額財富的完整性,並將它作為自己的壹座豐碑永留於世。
科尼利爾斯逝世後,關於他的故事並非就此結束,由於其二兒子耶利米獲得的遺產非常少,所以範德比爾特家族就此開始了漫長的遺產爭奪訴訟案。在父親逝世後,耶利米鼓動妹妹對父親的遺囑提出訴訟,提出遺囑是在父親頭腦不清醒、健康狀況不理想的狀態下作出的,有違當事人的真實意願。這場訴訟開始於1877年11月,是美國法庭歷史上歷時最長、辯論過程最為尖銳的訴訟案之壹,威廉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乏味單調的訴訟法庭上。
為了證明科尼利爾斯的精神有問題並且沒有行為能力,起訴壹方的律師爆出大量科尼利爾斯生前生活習慣不良、患有梅毒、與通靈師交往等令全國民眾嘩然的醜聞。醫學界的專家為了證實律師所言,在法庭聽眾面前將死後的科尼利爾斯的器官進行解剖並詳細進行描述。行賄受賄和收買偽證等事件不斷出現在這場官司中,最後在1879年3月19日,法官凱文讀了大量的鑒定意見並宣布支持遺囑中的所有條款。
不過威廉的弟弟妹妹並沒有因此罷休,他們又提出了多起針對遺囑的訴訟,所以在1879年4月,厭煩了冗長乏味訴訟的威廉決定與弟弟妹妹進行和解,並終止了所有訴訟。雖然和解的具體內容沒有公布,但外界普遍認為,威廉給弟弟妹妹每人100萬美元並且幫他們支付了由於法律訴訟而花費的25萬美元以及其他壹些合法債務。後面的事實顯示,威廉給弟弟耶利米的100萬美元選擇了設立信托基金的方式,並將家族鐵路公司的首席秘書伍斯特先生列為受托人,負責信托資金的運作發放。至此,這場從頭到尾充斥著受賄、偽證的遺產爭奪訴訟案以威廉的妥協而塵埃落定。
威廉和父親壹樣長著筆挺的鷹鉤鼻,但父親卻有點看不起這個兒子,因為他覺得這個孩子意誌力太過薄弱且沒有生意場上的雄心。1839年,父親將威廉安排在壹家公司從底層文員做起。做文員的工資很少,威廉賺的錢還不夠自己的生活開銷。1841年,威廉不顧父親的極力反對,與壹個牧師的女兒瑪利亞結婚。不容別人對自己的權威提出質疑的科尼利爾斯首先讓威廉辭去文員工作,然後又諷刺性地在史坦頓島買下壹個農場作為兒子和瑪利亞的結婚禮物,表示自己以後不會再拿錢資助他們,使得威廉夫婦只能依靠農場自謀生計。直到1863年,科尼利爾斯最寵愛的小兒子喬治·華盛頓·範德比爾特(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在南北戰爭中死於肺病,威廉才被父親重視起來。這對於科尼利爾斯來說可能也是壹種無奈的選擇,因為自己最看好的小兒子病亡,第二個兒子離家出走後整天遊手好閑,所以只能選擇看起來資質平庸、缺乏開拓進取精神的威廉來繼承自己的事業。
為了鍛煉威廉的經商管理能力,科尼利爾斯把他安排進史坦頓島鐵路公司的董事會。史坦頓島鐵路之前的發展曾遇到瓶頸,在威廉的管理下,公司鐵路和火車調度都運行得有條不紊,並開始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這次的成功使得科尼利爾斯感到非常欣慰,不久,威廉被安排進入哈林鐵路公司和哈德遜河鐵路公司董事會,並擔任哈林鐵路公司總裁。威廉又壹次展現了他的才能,他創造性地將這兩家鐵路公司合並起來統壹管理,調整了火車運營時刻表,使得兩條鐵路的火車班次相輔相成,壹方面減少了運營成本,另壹方面使兩家公司的總體利潤最大化。1869年,威廉將中央鐵路線擴展到芝加哥和聖路易斯,再之後又通過在資本市場上購買湖濱鐵路股票將其也收入囊中。
1877年科尼利爾斯逝世後,威廉繼承了家族大部分財產並完全操控了整個家族的商業運作,他的管理才能也得到更為積極的發揮。當年,鐵路部門為了減少成本削減了鐵路工人10%的工資,由此引發了大罷工,壹部分工人聲稱要炸掉紐約中央鐵路,美國各行各業都處於極度恐慌狀態。威廉並沒有學父親之前解決賓西法利亞州罷工時請求軍隊鎮壓的方式,而是選擇心平氣和地與雇員談判並進行適當的妥協,因為他認為暴力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有坐下來談判才能使公司長遠發展下去。他為罷工的雇員總***分發了10萬美元並承諾鐵路公司有起色後就恢復被削減去的10%工資,他的做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12000名罷工工人中有11500人回到了工作崗位,公司損失降到了最低。
正是威廉這種謹慎、事必躬親、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使得範德比爾特家族財富越積越多,在他1885年逝世時,財產數額達到1.94億美元,將父親留給他的財產翻了近壹倍,家族財富也在這時候到達頂峰。
第三代以後:鍍金時代美國 大家族短期內迅速走向沒落
盡管擁有巨額財富,但威廉認為自己的幸福程度沒有與擁有的財富成正比,去世之前他曾說過:“2億美元財產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壹個巨大的壓力,大到足夠殺死任何人,因為妳不會得到快樂。”壹方面,他不想父親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財產就此被完全分割出去,另壹方面,也不想讓自己任何壹個兒子來承擔巨額財富的壓力,所以他將大部分的財產分給大兒子範德比爾特二世與三兒子基薩。範德比爾特二世與基薩獲得的財產數分別為7000萬美元和5500萬美元,剩余的財產在其余6個孩子與他的妻子間平分。
威廉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他的孩子能快樂地生活,不至於被巨額財富壓得喘不過氣,但由於財富進行了分割,使得家族缺少了領頭人,在財富管理方面缺少了核心人員,這也成為家族逐漸走向衰落的開始。
在範德比爾特家族急劇積累財富的同時,他們開始興建超級豪華住宅,這壹家族的第三、四代更是如此。美國制度經濟學鼻祖托斯丹·邦德·凡勃倫(Thorstein Bunde Veblen)在《有閑階級論—關於制度的經濟研究》壹書中首次提出“炫耀性消費”壹詞,用以形容美國鍍金時代奢侈的豪宅生活,而範德比爾特家族中的第三、四代更是“炫耀性消費”新聞中曝光率最高的人物。有資料顯示,範德比爾特家族在曼哈頓的第51號到59號大街之間興建了十幾幢豪華大廈,其中,57號大街上的1號大廈擁有137個房間,是當時美國城市中最大的大廈。除此之外,範德比爾特家族還建造了十幾個奢華的度假別墅,包括馬布爾別墅(Marble House)、聽濤莊園(The Breakers)、比爾摩莊園(Biltmore House)等。
馬布爾別墅由第三代的基薩從1888年開始建造,並於1892年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的妻子阿爾瓦。這座擁有50個房間的豪華別墅建造時的成本高達1100萬美元,光花在大理石上的費用就達到700萬美元。建造完成後,它的設計和宏偉度在當時的美國房子中是無以倫比的,其門前的門廊直到現在也經常被拿來與白宮進行對比。
聽濤莊園由基薩的哥哥範德比爾特二世於1893至1895年修建,它與馬布爾別墅各有千秋,但比馬布爾別墅要大很多,擁有的房間數達到70個,可居住面積達到65000平方英尺。
馬布爾別墅、聽濤莊園的規模在當時已經非常大,然而,跟喬治·華盛頓·範德比爾特二世於1888年開始歷時6年建造的比爾摩莊園相比,就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比爾摩莊園的模型架構由法國著名建築師設計,擁有250個房間(馬布爾別墅的5倍)、43間浴室、65座壁爐、3間廚房、1個保齡球場、1個室內遊泳池,占地178926平方英尺(聽濤莊園的2.75倍)。時至今日,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比爾摩莊園仍然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私人別墅,也是鍍金時代遺留下來的所有建築物中最著名的。
範德比爾特家族奢華的生活不僅僅表現在建造豪宅上面,還表現在時不時地舉辦極度豪華的舞會上。紐約壹張報紙曾寫道:“昨天晚上,範德比爾特夫婦在豪華別墅裏面舉辦了化妝舞會,毫無疑問它是紐約歷史上最為輝煌和風景如畫的娛樂活動。”基薩的妻子阿爾瓦也曾經說過,每次舞會的成本絕對超過25萬美元,僅為舞會準備的玫瑰花價值就超過11000美元。
範德比爾特家族後代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安逸奢華的環境中,他們對如何積累財富並沒有什麽概念,很多人壹生下來就有著花不完的錢。後代奢侈的生活作風也是導致家族走向沒落的壹個主要原因。第四代中的雷金納德·克萊普爾·範德比爾特(Reginald Claypoole Vanderbilt)便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他懶惰、酗酒,將從家裏繼承下來的幾百萬美元花在女人、酒精、上等食物、汽車和其他奢侈玩具上,他還是壹個名副其實的賭徒。雷金納德的個人形象成為範德比爾特家族走向衰落的另壹個縮影。
科尼利爾斯去世後僅僅48年,他的壹個直系後代就在身無分文的狀況下去世,家族建立的那些豪華別墅也在他去世後的80年中或被推倒,或被迫出售,或轉為博物館,無壹幸免。範德比爾特家族在沿續130年後走向衰落,其中原因可能沒法用壹兩句話說明白,不過,除了不斷增加的遺產稅、房產稅、經濟大蕭條外,家族幾代人奢靡豪華、不思進取的生活方式是其走向沒落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