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沙特,對石油開始感到深深恐懼

沙特,對石油開始感到深深恐懼

在世人眼中,沙特是壹個因石油而富有的土豪國家,人均GDP2萬多美元。

沙特阿美利潤比蘋果微軟還要高,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

每天賺得不多,也就16個億。

沙特的豪,來自於它地裏流的油,但現在,沙特卻不想要這個印鈔機了。

然而,就在上個月10號,沙特能源部長宣布:沙特不再是壹個石油國家,而是壹個能源生產國。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正式宣布自己不再是石油生產國。

更令人意外的是,沙特還宣布要造電動 汽車 。

年初,沙特就與美國電動 汽車 制造商Lucid Motors談判。

準備在沙特建壹座電動 汽車 工廠。

作為壹個汽油比水便宜的國家,沙特為什麽還要造電動 汽車 ?

阿聯酋早就部署了電動 汽車 激勵措施,並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100%電動化。

迪拜車展上的特斯拉

迪拜的電動 汽車 車主,可以在2021年之前享受免費充電,額外保修、優惠補貼及過路費減免。

迪拜已經建立了200個充電站,即使充電收費,充電也比加油便宜80%。

反觀沙特,去年才建立了首個電動 汽車 商業充電站。

主要是因為沙特的油價太便宜了,91號汽油去年才36美分(約合人民幣2.3元)壹升。

沙特到底是怎麽了,如此自廢武功?

不搞石油,反倒搞起新能源了。

1

因為,沙特知道,離開石油,壹切將重回原點。

發現石油前的沙特,可能比非洲還窮。

約占全國壹半的人口過著遊牧或者半遊牧的生活,壹頂帳篷就是他們的居所。

現在沙特那些富得流油的土豪,他們的祖輩以前世世代代都是放羊娃。

沙特95%的國土都是沙漠或者半沙漠,僅有1.45%國土適合耕種,農業產量僅夠全國10%的人口需要。

可以說,發現石油以前,沙特人窮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日子過得,比非洲窮哥們都苦。

好不容易賣油賣成大款,為什麽又不想靠油了?

1

石油越來越便宜

很簡單,石油越來越便宜了。

1960年以來,沙特和幾個產油國老鐵湊壹塊,成立OPEC,通過聯手限制產量,來控制油價,但這種壟斷地位已經告急。

俄羅斯、美國這倆大兄弟就來砸場子了。

這倆都是日產千萬桶石油的大戶。

石油供應多了,油價也就越來越低。

2014年以來,國際油價快速下降,那時起沙特財政就壹直處於赤字狀態。

據估算,如果要達到財政平衡,沙特需要的油價至少在80美元/桶。

直到現在,油價也沒挺回去。

2

美國不再支持

美國與沙特的根基,在於石油美元。

不過,民主黨很是看不慣專制的沙特。

拜登:沙特是個賤民

石油要是沒了美元的背書,沙特還能活嗎?

3

被高福利掏空

沙特實行的是君主制。

沙特王室成員大概有1.5萬人,其中約2000人位居要職,控制著沙特的權力和財富。

從石油產業獲益最大的,是沙特王室和 社會 上層,而壹般民眾得到的好處非常少。

所以,沙特貧富差距很大。

為了維系統治,沙特王室采取的方法簡單粗暴——分錢。

拿福利換穩定:

過去沙特的蛋糕足夠大,就算分得不太公平,大家也不太在乎。

但最近幾年,沙特的蛋糕越來越小了。

分不到蛋糕,民眾很有可能磨刀霍霍向國王。

因為口袋緊,沙特是疫情之下為數不多緊縮財政的。

疫情下,別的國家放手花錢刺激經濟,沙特卻反著來,把增值稅提到了15%。

為了搞錢,沙特只能拼命開源節流。

先是驅趕勞工,保護本國人就業。

更是放大招解除了女性開車禁令,光2020年壹年就增加了300萬女性司機。

開車的人多了,加油需求就上去了。

盡管錢少了,但高福利還在。

體量小又玩高福利的委內瑞拉已經崩了,沙特還遠嗎?

4

命門被捏住

石油是沙特經濟的頂梁柱。

石油部門約占沙特總出口的90%,GDP的4成,政府收入超8成也要依賴石油。

石油這個單壹產業就是沙特的命門,經濟結構嚴重畸形。

因此,油價強則沙特強,油價弱沙特就歇菜。

過於依賴石油還意味著,壹旦石油能源的地位不保,沙特的立國之本將會崩潰。

因為全球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快速發展。

壹個特斯拉就搞的全球汽油車市場雞飛狗跳。

有報告指出,2021 年將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接近萬億美元大關的最後壹年,達到約 9750 億美元。

2040年左右,沙特等中東產油國的收入會累計減少25% 40%,這是很可怕的。

石油工業是資源密集型產業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吸納能力不足。

目前,沙特石油部門就業人數只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5%。

與此同時,沙特人口卻增長過快,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威脅著沙特 社會 穩定。

油價再跌,沙特王室很可能會被揭不開鍋的民眾哄下臺。

2

為了活下去,沙特王室必須改革。

說白了,就是把蛋糕做大。

而改革的總設計師,正是王儲小薩勒曼。

2016年4月,沙特發布“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正式啟動經濟轉型。

大力鼓勵私有部門發展,力求將非石油出口占GDP比重從16%提高到50%,並成功促成國企沙特阿美IPO,來為改革提供資金。

很明顯,沙特想學新加坡和日韓,通過建立現代化的經濟和政治結構,發展高新產業。

如今,沙特賭上國運也要搞壹件大事—— 做世界最大氫能出口國。

沙特阿美去年宣布,不再將這些天然氣以液化天然氣的形式出口,而是將其用於制造更清潔的燃料——藍氫。

另外,沙特正在建造壹座耗資50億美元的氫能工廠,工廠完全由太陽能和風能驅動。

待2025年成功交付運行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綠色氫氣制造廠。

歐美各國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成本很高,但沙特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恒久穩定的陽光和風能、以及大片的閑置土地等。

在沙特制造氫氣的成本預計可達到全球最低,即1.5美元每千克。

除了太陽能制綠氫,沙特龐大的天然氣儲量還能使其能夠生產藍氫。

這壹次,沙特或許有可能在氫能賽道實現彎道超車。

不燒油的沙特,未來自救的難度相當大。

因為國民早已習慣躺賺摸魚,突然要站著賺錢,壹沒技術能力,二沒意願。

沙特,早已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