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倍經濟學導致的日元大幅貶值讓赴日旅遊變得非常實惠之外,熱潮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日本制造”是高端產品的代名詞。為什麽日本制造可以成為高端產品的代名詞?這裏筆者想從家族企業傳承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在於“傳承”。
“繼承”在字典中的定義是“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遺囑接受死者的財產、職務、頭銜、地位”,“繼續做前人未盡的事業”。家族企業的“傳承”不僅包括金錢、股票、證券等家族財產的傳承,還包括家族企業管理的傳承;還包括精神和理念的傳承,人才的傳承。這裏想和大家探討的主要是家族企業管理的傳承問題。那麽,這種“傳承”和日本強大的制造業有什麽關系呢?
眾所周知,日本有壹家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叫金剛集團。金剛集團有限公司由第壹代經營者金剛重光於578年在大阪創立。金剛家族經營了1420多年。這是壹家建築企業,主要從事寺廟建築和修繕。金港集團擁有數千年的商業歷史和代代相傳的工藝,積累了大量木結構建築的高端經驗和智慧。然而,這家企業在2005年陷入破產清算,最終由另壹家日本建築公司高松建設株式會社出資,現在是高松建設集團的子公司,金剛家族不再控制金剛集團的運營。為什麽會這樣結束?金剛家族第39代經營者金剛李龍在回憶自己當時的生意時後悔不已:“這都是因為我沒能堅持祖訓。祖訓第壹條就是堅守自己的職業,我沒能做到。我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在市場競爭中未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參與了鋼筋混凝土的現代住宅建築市場,破壞了金剛家族的千年基業。”
原來,進入1990年代後,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本國內建築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與此同時,由於人們生活環境和居住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以大城市為中心的鋼筋混凝土集中居住建築市場發展迅速,而相對而言,以木結構為主的寺廟建築市場卻變得越來越冷清。看到其他以鋼筋混凝土施工為主業的公司發展迅速,利潤豐厚,金剛集團第39任總裁金剛李龍坐不住了。他帶領金剛集團在2000年前後跳入鋼筋混凝土建築市場的競爭漩渦,與當時日本市場的幾家大型建築企業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金港集團雖然是壹家連續經營1400多年的老店企業,但在鋼筋混凝土建築市場卻是新手。所以在這個市場上,沈澱了幾千年的木結構建築的經驗和技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放棄自己的長處,在自己非常弱小的市場上與強敵激烈競爭”(金剛李龍),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相當悲慘的。
從金剛集團因為未能堅持自己的行業而失敗,筆者不禁想到了日本的另壹家老店企業花王株式會社花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以包括洗發水、洗衣液、化妝品在內的系列家用洗滌清潔用品而聞名。其實花王是1887年日本明治時期由企業家長瀨古郎創立的。開業之初名為“長瀨店”,主要銷售肥皂等生活用品。1923年開始從事肥皂生產。1925年成立花王肥皂株式會社長瀨商會,1946年更名為花王株式會社。可以說花王從創立之初就壹直致力於洗滌清潔用品的生產制造,企業發展非常穩健。近年來,花王在日本國內化妝品市場壹直排名前兩位。其實妳可能想不到,花王曾經在1980年代生產過軟盤,軟盤對於90後的朋友來說可能很陌生,但曾經是70後作家不可或缺的辦公用品。花王抓住了當時電腦迅速普及的脈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制造軟盤,回報也非常可觀。其市場份額位居日本第壹,NEC、索尼等傳統強敵汗顏。但在軟盤業務的鼎盛時期,花王管理層果斷在1986關停了軟盤業務。記得在當時的報道中,時任花王總裁的丸田芳郎先生向媒體解釋了關停軟盤業務的原因:“軟盤業務確實是現在花王公司非常賺錢的業務,但花王壹直是洗滌和化妝品生產企業。雖然目前這個生意很好,但不是我們自己的生意。它越發展,我們就感覺離我們的行業越遠,這讓我們很擔心。”果斷徹底退出軟盤業務的花王,在這個行業加大清潔產品的投入,在清潔產品和技術的開發上精益求精,不斷追求產品的卓越,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見,本文作者要強調的“傳承”的主要內容是“堅守職業”。縱觀日本的百年老店企業,其經營基本都有“堅持自己的事業”的特點。比如月桂樹和月桂樹是連續經營了300多年的日本清酒企業,福壽園是連續經營了200多年的日本茶企。現在,作為高松建工集團的子公司,金港集團已經將經營方針調整回了以木結構建築為主的主業軌道上,管理層已經徹底改變。
堅持做行業,長期研究琢磨壹項技術,壹個產品,妳壹定能精益求精,經驗和技術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沈澱,最終達到在世界市場上所向披靡的境界。這,或許,從家族傳承的角度來看,就是日本制造業的強項。而這種積累最終會讓企業沈澱出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而這恰恰是壹個企業實現百年傳承的最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