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如何理解看跌期權?

如何理解看跌期權?

看跌期權也稱為賣出期權、賣方期權、賣出期權、賣出期權或剔除期權。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以執行價格賣出壹定數量的標的物,但不承擔賣出的義務。

看跌期權賦予投資者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特定執行價格出售資產的權利。例如,10月份到期的埃克森股票10的行權價為85美元的看跌期權賦予其所有者在10到期之前或之後以85美元出售埃克森股票的權利,即使該股票當時的市場價格低於85美元。當資產價值下跌時,看跌期權的利潤會增加。只有當其持有者確定資產的當前價格低於行使價格時,才會行使看跌期權。

購買普通股看跌期權的買方有權以合同中規定的執行價格出售100股相關股票。因此,購買ZYX 6月50日看跌期權的買方有權在合同於6月到期前以50美元的價格出售65,438+000股ZYX股票。為了履行期權並以約定的履約價格賣出標的股票,買方需要在期權合約到期日前通過其代理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權結算公司提交履約通知。涵蓋ZYX股票的所有看跌期權被稱為“期權類別”。每個單獨的期權都有壹個獨特的交易月份和合約價格,稱為“期權系列”。ZYX 6月50日看跌期權是壹個個人系列。

看跌期權的例子

例:6月1日,銅期貨的履約價格為1750美元/噸。甲購買了這壹權利,並支付了5美元;賣出這個權利,得到5美元。2月1,銅價跌至1 695美元/噸,看跌期權價格升至55美元。此時,A可以采取兩種策略:

行權1: A可以中間價1.695美元/噸從市場買入銅,以1.750美元/噸的價格賣給B,B必須接受,A從中獲利50美元(1.750-1.695-5),B虧損50美元。

看跌期權:A可以55美元賣出看跌期權。甲獲利50美元(55-5)。

如果銅期貨價格上漲,A將放棄這壹權利,損失5美元,而B將獲得5美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壹,作為期權(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沒有義務。他的風險是有限的(最大損失是版稅),但理論上他的利潤是無限的。

第二,作為期權(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的賣方,他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理論上,他的風險是無限的,但他的收益顯然是有限的(最大收益是版稅)。

認沽權證是認沽期權。具體來說,在行權日,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向上市公司出售相應的股份。比如新港釩行使權利時,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以4.62元的價格賣出相應的新港釩股份,無論新港釩股份當時是在2元還是8元。如果當時的價格是2元,那麽認沽權證的價值就是2.62元;如果當時的價格高於4.62元,認沽權證就不值錢了。

看跌期權定價公式的推導

B-S模型是看漲期權的定價公式。根據看跌期權平價理論,可以推導出有效期權的定價模型。根據看漲-看跌平價理論,買入壹只股票和該股票上的看跌期權的組合,與在同等條件下買入壹只看漲期權,並以期權交割價格發行無風險折價的債券,其價值相等,具體表示如下:

S+PE(S,T,L)=CE(S,T,L)+L(1+γ)-T

移位後的項為:PE(S,T,L)=CE(S,T,L)+L(1+γ)-T-S,B-S模型替換為P=L?6?1E-γT?6?1[1-n(D2)]-S[1-n(d 1)]這是認沽期權的初始價格定價模型。

c-期權的初始合理價格

l-期權交割價格

s-交易的金融資產的當前價格。

t-期權的有效期

r-連續復利的無風險利率h。

σ2-年化方差

N () ——正態分布變量的累積概率分布函數。

看漲看跌期權與實物期權、虛擬期權和偶數期權的關系

看漲看跌期權與實物期權、虛擬期權和偶數期權之間的關系列表

內在價值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實物期權費有期貨市值>;期權執行價格+期權期貨市值<期權執行價格-期權費

固定期權費0期貨市值=期權執行價格+期權期貨市值=期權執行價格-期權費

虛擬期權費沒有期貨市值期權執行價-期權費

認沽權證是認沽期權。具體來說,在行權日,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向上市公司出售相應的股份。比如新港釩行使權利時,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以4.62元的價格賣出相應的新港釩股份,無論新港釩股份當時是在2元還是8元。如果當時的價格是2元,那麽認沽權證的價值就是2.62元;如果當時的價格高於4.62元,認沽權證就不值錢了。

當股價高於行權價時,權證投資者將從股價上漲中獲得利潤,當股價低於或等於行權價時,他們將損失權證的成本,權證投資者希望從股價上漲中獲利。另壹方面,當股價低於行權價時,認沽權證受益於股價下跌。當股價高於或等於行權價時,投資者會損失認沽權證的成本,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希望通過做空股票獲利。

認沽權證的風險主要取決於股票的未來股價方向、時間價值和延展波動率。對於認沽權證來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標的股票未來的大幅上漲和權證價格的下跌。

認沽權證為投資者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因為它們提供了在下跌市場中賺錢的可能性。看跌的投資者只能購買沒有其他對沖策略的認沽權證,而投資者需要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認沽權證的價格。由於認沽權證的杠桿效應,投資者可以通過控制倉位來規避風險。當然,投機者完全可以通過加重持倉來實現權證的杠桿功能。

理論上,認沽權證應該由未來業績增長有保證的藍籌股發行,而持有這類股票的公司往往是具備做空實力的機構投資者。

從香港權證市場的經驗來看,認沽權證不會影響標的股價。對於內地市場,如果投資者做空,將獲得公司大股東的利益,這意味著大股東將支付更高的對價,這也使得公司在發行此類權證時不得不謹慎選擇。換句話說,這類權證的發行人也將是對自己公司前景充滿信心,且目前股價已被嚴重低估的公司。

更進壹步的問題是,“保險期”有多長?看投資者對後市的看法。認沽權證保險策略的目的是投資者預期股票在短期內會下跌,但在長期內會上漲。如果投資者認為股價的“短期”調整即將結束,可以先賣出認沽權證進行套利,等股價回暖再賺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