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在壹個公司裏,股權結構是指什麽?能否舉個例子說明壹下

在壹個公司裏,股權結構是指什麽?能否舉個例子說明壹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壹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下面給您舉壹個創業公司的“股權結構拼圖”案例。

假設1:壹個創業公司從壹個idea到上市要進行三次融資:

A輪:證實模式;

B輪:發展、復制模式;

C輪:形成規模,成為行業龍頭,達到上市要求。

假設2: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有精兵強將加入,公司要不斷拿出股份給團隊成員。

假設3:每壹輪VC的資本進來,公司大約要稀釋25-40%。

假設4:公司業績發展好,每壹輪融資的估值都是在前壹輪價格的基礎上往上翻番,這叫溢價,VC的術語叫作Up round;但是創業公司免不了風風雨雨出現坎坷,有時候公司的錢燒光了,業績還沒有起來,急需有人投資,這樣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沒有份量,對方願意投資,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於前壹輪的價格,創業者別無選擇,也只好認了打折價讓新的投資人進來,這種情況叫Down round,有點“賤賣”的意思。

好,讓我們來看看黃馬克公司的“股份拼骨圖”吧:

創業公司開張時應該發多少股票?這是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時碰到的第壹個現實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建議初創團隊先發約10,000,000股。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三次融資以及團隊的期權,到上市的時候,公司的總股數會達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時每股定價為8-10元,這家公司的市值會有8-10個億,只要估值超過發行價,馬上直逼成為人人眼紅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數定壹千萬股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將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拿出0.5%來,對壹家總股數是10,000,000的公司來說就是50,000股,而對壹家總股份為100,000的公司,僅僅是500股,哪壹個更加吸引人?!記住,將來給員工股份,別給百分比,給股數!

原始股東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50%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30%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20%

合計: 10,000,000 100%

黃馬克的公司憑其優秀的團隊和獨特的Idea,獲得了VC的青睞。A輪融資是以Pre money 350萬美金的價格融到了250萬美金,Post money即600萬美金,A輪投資人要求原有股東同意發15%期權給管理團隊,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在A輪投資完成前實施。黃馬克搞到了VC的壹筆大錢,團隊還占將近60%的公司股份,運氣真不錯。

A輪投資前,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42.50%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25.50%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7.00%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15.00%

合計: 11,764,706 100%

壹般來說,VC會要求員工持股計劃在VC投資進來之前執行,這樣VC就可以減少稀釋。不過不能認為這是A輪VC自私,要知道B輪VC到時候也會要求在他們進來之前再執行壹次員工持股計劃,這時A輪VC和創始股東將壹起稀釋。

員工的期權比例應該留多少?這個問題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壹般來說是5-15%。創業公司的原始股是很珍貴的,盡管它在很多人眼裏並沒有什麽價值。

A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27.63%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16.5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05%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8.75%

A輪投資人(領投方) 優先股 5,042,017 25.00%

A輪投資人(跟投方) 優先股 3,361,345 16.67%

合計: 20,168,067 100.00%

從表中可以看出,A輪融資有壹個領頭VC(Lead investor)和壹個跟投VC。顧名思義,領投VC負責整個項目的談判、盡職調查、法律文件……跟投VC跟從領投VC放點兒錢,不過有時候拖個跟投VC壹起進來是有戰略考慮的壹步棋子,余言後述。

即使有幾個投資人同時參與這輪過融資,有人是領投、有人是跟投,但是他們被視作壹個整體,他們簽署同壹份法律文件,享有同樣的利益和義務。

唉,創業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不定性”,尤其是“證實模式”。瞧,雖然搞到了錢,但是黃馬克的公司在A輪進來之後出現了管理和業務進展上的瓶頸,產品測試屢屢出錯,沒有按時投放市場,收入也沒有按預期進來,不久,A輪融資的錢已經燒光,而B輪投資談判壹拖再拖,B輪VC堅持B輪的Pre money為500萬美金(低於A輪的Post money),B輪VC投入300萬美金,Post money為800萬美金,B輪投資人還要求給未來團隊留10%的期權,而A輪VC投資條款約定在B輪融資時如果股價低於A輪的Post money,A輪VC不稀釋(!!!)……兵臨城下,公司危在旦夕,黃馬克和他的團隊不得不拍板同意B輪VC的條件。

B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7.07%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4.24%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2.83%

員工持股 普通股 3,781,513 6.70%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14,117,647 25.00%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9,411,765 16.67%

B輪投資人 優先股 21,176,471 37.50%

合計: 56,470,588 100.00%

謝天謝地,公司還算命大,B輪VC的錢終於在A輪的錢燒光的那壹天進來了,公司香火不斷!

請註意,A輪投資人的優先股現在被註明是“次級”。這是行規,最後進來的VC的優先級別是最高的,上壹輪VC是“次級”優先,再上壹輪的是“次次級”。這些優先的級別在發生利益的時候就會生效,比如萬壹公司要清盤,破盆破罐破家當變賣回來的錢,最優先的VC先拿,有多的話,次級優先的VC拿,還有多,次次級VC拿,最後剩下的,才是創業者的;還有壹點:上表中A輪投資人的股份數比A輪時增加了很多,那是因為A輪有“反稀釋”條款,為了維持B輪的“股份拼骨圖”的百分比,必須要麽讓創業者拿出壹部分自己的股份給A輪VC,或者讓A輪VC以0成本再獲得壹部分股份,這裏選用的是A輪VC以0成本增獲股份的方法……想想心酸,創業者沖鋒陷陣打江山,分利益時是最後壹個,第壹個支持創業者的早期VC,同樣,分利的優先級別很低,相反的,IPO之前殺將進來的VC,反而優先級別最高,坐等摘桃子吃,唉,興許就是這個原因,很少有人願意來支持早期的創業團隊,大家都想搭乘妳的IPO過山車,但願這些優先的級別,不會造就出壹幫幫的階級敵人哇!

B輪融資完成之後,黃馬克和他的團隊吸取前車之鑒,調整策略,專註再專註,新進來的錢壹分不亂花,該出手時才出手,全都用在了刀口上,結果壹炮打響!這時候VC們壹個個終於都看清了機會,人人都願意掏錢出來支持黃馬克把公司迅速做大,於是公司的董事會決定融C輪,這輪融資以後公司差不多就得準備上市了。C輪融資談判特順利,估值也很高,6個X,即B輪Post money的6倍,以4800萬元的Pre money(800 x 6 = 4800)融了3000萬元美金。當然,C輪的投資人也提出要增強核心的上市團隊,比如引進了CFO、銷售副總裁…期權池又增加了5%。

C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4.13%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2.4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65%

員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6.99%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次級) 14,117,647 14.62%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次級) 9,411,765 9.74%

B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21,176,471 21.92%

C輪投資人 優先股 37,151,703 38.46%

合計: 96,594,427 100.00%

經受過考驗的優秀團隊、明確的目標、外加充足的資本,黃馬克公司如虎添翼,IPO上市計劃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中,選定了上市的地點、承銷商,確定了路演的行程和策略,嘿嘿,蒸蒸日上的公司就是令人心曠神怡,更何況,上市之後公司裏還要冒出壹大串百萬富翁……咱這就來給他們算算身價,瞅瞅他們未來的皮夾有多厚,假設這家公司拿出了20%的股份去上市,每股價格8美元:

IPO時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3.31%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1.9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32%

員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5.59%

A輪投資人 普通股 14,117,647 11.69%

A輪投資人 普通股 9,411,765 7.79%

B輪投資人 普通股 21,176,471 17.54%

C輪投資人 普通股 37,151,703 30.77%

上市新發行股 普通股 24,148,607 20.00%

合計: 120,743,034 100.00%

註意到沒有,上市了,公司的股票優先級取消了,大家統統變成了“普通股”,因為公司上市了,創業時期的那些風險防範就沒有必要了,VC們想的是盡快套現,把身上穿舊的衣服脫下來,扔給二級市場上讓股民們去搶著穿去吧。

看到了吧,創業真好,黃馬克、劉比爾、周賴利身價都上千萬美金了,這輩子全搞定了,吃喝是永遠不用愁了!不過黃馬克的團隊要是在B輪的時候不栽跟鬥,不被A輪、B輪VC活活啃掉好幾根肋骨,他們現在的身價可能要翻番了……不管怎樣,黃馬克還是好樣兒的,創業的弟兄們好好向他學習吧!

幾點補充說明:

1. 早期創業公司的企業價值是很難估計的,VC們也無非根據持股比例和投入資金倒算出來幾個數字而已,並不意味公司真正“值”多少錢。但是,早期公司的股份是很寶貴的,創業者要珍惜。

2. 創業公司的成長,反映在股價的升值。升值越快,融資時稀釋就越少。當然,公司能很好地精打細算省錢,融資次數越少,稀釋也越小。舉個例子,創業初期花掉3萬塊錢,等於差不多1%的公司股份,到了C輪以後,3萬塊錢連0.000005%都不到。所以,千萬不要燒錢,能不找VC,最好別去找。創業者骨頭要硬!

3. 以上IPO的估值是簡單化了的,沒有考慮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規模。

4. 創業公司的股權在上市前是不流通的,估值也講不清楚,沒有壹個市場價格,給員工股份時如果用百分比,誰都說不清這25%、15%、1%. 0.1%……到底值多少錢。給他們股數吧,不管給了500股、5000股、50000股,妳可以建議人家思考:等公司上市的時候股價如果是10元,簡單壹算就知道這些股份那時候大概會值多少錢。

5. 前文提到“拖個跟投VC進來是有戰略考慮的壹步棋子”,解釋壹下:

早期的VC投資和創業壹樣,切忌香火斷了,只要公司能活著,就有希望存在。所以早期VC的壹個重要任務是能把下壹輪的VC引入公司。

也許妳以為當妳把A輪VC的錢燒光了,可以讓A輪VC再砸點兒進來吧?不行,這回A輪VC再掏錢可沒那麽簡單,VC是不能隨便因為妳錢用光了,再給妳壹筆花去吧,那是違規的!具體地說,如果A輪是我投的,這輪的估值就是我認定的,那麽B輪我就不能自己定價然後自己又放壹筆錢進去。我必須找到第三方的新的領投投資人來認價,在B輪中我不能領投但可以跟投。這是VC行業的規矩,不然的話,我可以A輪定價500萬,B輪翻十倍變成5000萬,C輪再來十倍成5個億……這是“內部交易”,不代表這家公司的“市場價格”。所以,VC投資的每壹輪融資,都必須由新的第三方VC來認價。

壹是因為要“香火不斷”,二是因為未來融資的“定價權”,所以我要在A輪的時候埋下伏筆,邀請壹個VC跟著投壹點兒錢,買張票跟我壹起看妳演戲,要是妳演得不錯,下場戲的票價說不定這位VC願意來定,而我可以輕輕松松地跟投,接著看妳繼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