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對話陳嘉平:杠桿出清後 經濟將迎來長期健康增長

對話陳嘉平:杠桿出清後 經濟將迎來長期健康增長

中國基金報記者:妳對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怎麽看?

 陳嘉平:外部環境中,無視WTO規則對所有商品全面性地提高關稅,未來國際間經濟將會以大國之間博弈為主,影響的僅是個別行業或企業。

 國內金融環境將以降杠桿為主基調。杠桿出清後,中國經濟將迎來長期健康增長的發展趨勢,如同次貸危機後的美國,股市也將受惠。

 綜合來看,2013年後,國內累積了大量的過剩資本。2014年遊資利用寬松金融環境,在多個金融領域造成了泡沫:信用債、非標、股權質押、P2P、新三板、直投、大宗商品、比特幣……。政府在2018年初明顯加快降杠桿的速度,2018年壹季度起陸續發布並逐步落實的質押、資管、PPP等相關新規,2018年7月政府開始放緩步調,但關鍵問題——壞賬仍沒解決。

 解決方式關鍵是兩點:壹是以信用註入解決壞賬;二是央行向市場註入資金以避免流動性危機。其核心在於註入信用,使壞賬從銀行體系剝離,讓銀行借貸意願正常化。

 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壹季度,是貸款相關重置或者借新還舊的重要時間點,政府可能不得不解決這個問題。縱觀全球各次金融危機,每次最終都順利解決,也成為最佳買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妳的選股標準是什麽?您投資更傾向於價值股還是成長股?

 陳嘉平:選股標準是符合合同規定的基金投資方向,更重要的是風險收益比合理。收益獲取來源壹部分來源於產業利潤;第二部分來源於市場交易方的決策博弈;第三部分來源於央行,如果央行註入流動性致使物價上漲,或者央行緊縮物價下跌,這是普漲普跌的概念。

 具體來講,成長型股票和價值型股票的思考維度不同。

 選擇價值型股票的思考角度是:壹是行業轉向,行業遭受外力幹擾後的恢復;二是行業周期性變化,在周期低谷時進行投資;三是市場估值波動,尋找低於合理估值的便宜標的;四是個股轉向,經營效率差的企業可能會改善而帶來的盈余變化。

 選擇成長性股票思考角度是:壹是對的產業趨勢,由技術發展及產品擴散周期了解行業及企業成長軌道(新興成長+核心成長+穩定成長);二是廣大而清晰的市場空間;三是清晰的企業定位與發展策略;四是核心競爭力(技術、工業設計、生產制造或品牌渠道);五是可跟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