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股票買賣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註意這幾個點

股票買賣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註意這幾個點

妳好,股票買入四大法則

1.底部中線買入法則

原理:

1、30日線由下跌轉為走平過程中,表明有資金在逢低承接,股價下跌動能徹底消失;

2、30日線由下跌開始轉向翹頭向上,表明個股已初步進入上漲階段(即股票開始進入到運行趨勢圖中的B階段)

3、底部出現放量上漲,說明主力已經開始再次啟動中級上漲行情,快速脫離建倉成本區,並堅決承接啟動之初的市場拋盤。

4、縮量回調(縮量橫盤整理)表明主力在實施中線拉升前的最後壹次震倉洗盤基本結束。結論:壹旦底部出現接近30日線的極度縮量十字星K線走勢,在再度放量上漲時,就是中線最佳黃金買入點。

2.頂部中線買入法:

原理:1、30日線在頂部長期基本走平而不回落,說明主力資金沒有大規模出貨,或者有資金在暗中護盤;

2、30日線由基本走平開始翹頭向上,說明主力在頂部長期盤整後準備發動新的上升行情;

3、股價創新高,主力大膽解放前期高位長期套牢盤,說明主力未來目標價位更高遠;

4、股價創新高後縮量洗盤整理,說明主力既想洗盤又不想股價下跌,以免散戶低位揀便宜籌碼。

3.多周期***振中線買入法則:

原理:5周線金叉10周線,說明股價有中線繼續上漲動能,成交量金叉,說明在股價上漲是資金主動性買入所致;周線MACD金叉,說明中線繼續向好;周線KDJ金叉,說明中線上漲行情出現買入點。

註意: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建議采用復權方式(可前復權,也可後復權),復權後效果最接近股價運行實際。

4。回調波段操作買入法

原理:股價從底部啟動,主力已經明確展開上升行情,在經過第壹波拉升後,已經引起市場註意,主力為了減少跟風盤,將股價主動回調,壹方面清洗跟風盤,壹方面做出反彈結束的假相,誘使前期套牢盤斬倉出局。壹旦股價出現放量陽包陰走勢,說明洗盤已經結束,股價將展開新的上漲走勢。

提示:由於回調波段形態屬於深度洗盤技術開形態,因此,回調波段形態大多數處於中線行情啟動初期。對於中線行情中後期出現的回調波段整理形態,失敗的可能性大為提高,此時謹慎參與!

識別股價是中級行情開始啟動時的回調,還是反彈行情,最關鍵的就是看30日線走勢。如果30日線堅定向上,就是回調無疑。壹旦縮量回調結束,重新放量啟動時,可第壹時間跟進。

股票賣出四大法則

賣出法則1:低於買入價7-8%堅決止損

第壹個和最重要的壹個賣出規則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講是很困難的。畢竟對許多人來說,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是比較困難的。投資最重要的就在於當妳犯錯誤時迅速認識到錯誤並將損失控制在最小,這是7%止損規則產生的原因。通過研究發現40%的大牛股在發之後最終往往回到最初的發點。同樣的研究也發現,在關鍵點位下跌7-8%的股票未來有較好表現的機會較小。投資者應註意不要只看見少數的大跌後股票大漲的例子。長期來看,持續的將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投資將會獲得較好收益。因此,底線就是股價下跌至買入價的7-8%以下時,賣掉股票!不要擔心在犯錯誤時承擔小的損失,當妳沒犯錯誤的時候,妳將獲得更多的補償。當然,使用止損規則時有壹點要註意:買入點應該是關鍵點位,投資者買入該股時判斷買入點為發點,雖然事後來看買入點並不壹定是發點。

賣出法則2:高潮之後賣出股票

有許多方法判斷壹只牛股將見頂而回落到合理價位,壹個最常用的判斷方法就是當市場上所有投資者都試圖擁有該股票的時候。壹只股票在逐漸攀升100%甚至更多以後,突然加速上漲,股價在1-2周內上漲25-50%,從圖形上看幾乎是垂直上升。這種情況是不是很令人振奮?不過持股者在高興之余應該意識到:該拋出股票了。這只股票已經進入了所謂的高潮區。壹般股價很難繼續上升了,因為沒有人願意以更高價買入了。突然,對該股的巨大需求變成了巨大的賣壓。根據對過去10年中牛股的研究,股價在經過高潮回落之後很難在回到原糕點,如果能回來也需要3-5年的時間。

賣出法則3:連續縮量創出高點為賣出時機

股票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當壹只股票股價開始大幅上漲的時候,其成交量往往大幅攀升。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爭相買入該股以搶在競爭對手的前頭。在壹個較長時期的上漲後,股價上漲動力衰竭。股價也會會繼續創出新高,但成交量開始下降。這個時候就得小心了,這個時候很少有機構投資者願意再買入該股,供給開始超過需求,最終賣壓越來越大。壹系列縮量上漲往往預示著反轉。

賣出法則4:獲利20%以後了結

不是所有的股票會不斷上漲的,許多成長型投資者往往在股價上漲20%以後賣出股票。如果妳能夠在獲利20%拋出股票而在7%止損,那麽妳投資4次對1次就不會遭受虧損。對於這壹規則歐內爾給出了壹個例外,他指出,如果股價在發點之後的1-3周內就上漲了20%,不要賣出,至少持有8周。他認為,這麽快速上升的股票有股價上升100-200%的動能,因此需要持有更長的時間以分享更多的收益。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註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